历史上的疫情

中国历史最长疫情持续51年,人口减少五分之四,很多名人因此而死

中国历史最长疫情持续51年,人口减少五分之四,很多名人因此而死瘟疫,从古至今都是人们谈之色变的东西,不管是什么疾病导致的疫情,都具有传染性强,覆盖面广,且死亡率高的特点。所以一旦爆发了瘟疫,都会引起人类社会相当高的重视,想方设法消灭病毒。在医疗条件先进的现代,瘟疫都是个不好控制的问题。而对于医疗水平差的古代,抗疫用火杀死病毒是最常见的方法。~~~~~~~~~~可历史上却有一场严重的瘟疫,因为时代的

旧时光|世界历史上的几次重大疫情

旧时光|世界历史上的几次重大疫情新冠防疫阻击战仍在继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已有韩国、意大利、日本等多个国家或地区出现了新冠肺炎病例,疫情呈现出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趋势。截止3月8日20时54分,除中国已累计确诊的80864例感染病例外,全球累计确诊26472例,累计死亡550例。疫情的波及范围仍在进一步扩大,当前的抗疫形势已是异常严峻。~~~~~~~~~~实际上,人类自诞生以来,便从未停止过与各种灾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四次疫情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四次疫情有文字记载,中国是最先用隔离手段控制、用中医应用治疫的国家。汉平帝时期,青州大疫。有一则诏书曰:“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史料记载,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政府指导的隔离防疫措施。中国最大的四次疫情都是用隔离和中医控制了蔓延:秦朝曾发生过一次大面积的麻风病,秦人用隔离手段,把麻风病人集中“疠迁”。健康者“汤服”,有效控制了疫情。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有数据记载,当时的瘟疫

中国历史上发生几次疫情

中国历史上发生几次疫情传统史学界在探寻上述历史事件的原因和推动因素时,总是可以总结出胜利方有多么英明睿智、未卜先知,失败方则是怎样的昏招迭出、无可救药。然而,假如没有瘟疫的神助攻,也许就不会有胜利方的临门一脚,那么上述结论可能就会颠倒过来了。每当看到专家们按照传统史学的思维方式发表的类似评论时,我仿佛听到了瘟疫之神正在某个阴暗的角落,发出了诡异而轻蔑的冷笑。一欧洲人无不对1348年和1918年这两

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疫情,死亡人数超千万

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疫情,死亡人数超千万“ 中国历史上持续最久的疫情,持续了521年,死了上千万人。”当今社会,新冠疫情肆虐,已经持续了三年,这也让人不由想起2003年的非典疫情,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疫情并不是近现代才有的,在中国古代,甚至有比新冠疫情破坏力更大、持续时间更久的疫情。01历史上持续最久的疫情说起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疫情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这场疫情整整持续了521年,因为疫情

历史上那些重大的疫情

历史上那些重大的疫情引言新冠疫情的出现,给全世界都带来了恐慌和死亡,受到了广大人的关注,居于此时,我们不禁会联系,在过去的世界里是否有一些重大的传染病也给过去带来了困扰,今天就让我们来见证一下历史中,有哪些重大的传染病吧。#01鼠疫~~~~~~~~~~鼠疫,又俗称黑死病,顾名思义,染有鼠疫的患者身上会长黑色的斑纹。鼠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老鼠,染有鼠疫杆菌的老鼠身上的跳蚤在吸食人类血液时就会将鼠疫杆菌

中国历史的疫情时间轴梳理

中国历史的疫情时间轴梳理先秦两汉时期先秦两汉时期认为疫病具有发热、脏损、谵狂这三个主要特征。治疗疫病,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及《灵柩·热病》:“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魏晋南北朝时期 曹魏控制的黄河流域,经过曹操所推行的屯田制,农业经济逐步恢复,但疫病流行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例如:建安二十二年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疫情持续了多久?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疫情持续了多久?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疫情持续多久?这一点仍记录在历史书中。让我们看看后汉书,献帝纪:“建安22岁,是大疫”,这是一个只有十个字的轻描淡写的说法,但它记录了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伤亡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疫情。它的悲惨处境无以言表年,甚至疫情影响了医学的发展、战争的转型和王朝的更迭。~~~~~~~~~~这种流行病就是著名的东汉瘟疫。这种流行病有两个高潮。一个高潮是在光武帝

从历史说起疫情

从历史说起疫情心系武汉,武汉加油!古代中国把传染病、风行并通称为“瘟疫”。即能传染的病通称“疫”,“瘟”的意思则是流行性急性传染病。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的开首楔子有一目名为《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其中有一大段写到了宋仁宗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全国瘟疫大风行,开封城里城外的居民遍布横尸,军民死伤大半。宋代是一个瘟疫频发的时期,我们所认识的宋朝不仅有《清明上河图》,还有海上丝

回顾人类史上“最致命疫情” 历史会重演吗?

回顾人类史上“最致命疫情” 历史会重演吗?今年是新冠肆虐的第三个年头,我们为长三角等地担忧,但又对未来抱有希望。在人类近现代历史上,因为还没有哪一种此类病毒度过了“三年之痒”,这种矛盾的心态充斥在各个地方,从防疫政策到社会舆论,从传统报刊到网络社区。如果把人类社会当做一个大型的培养皿,把防疫政策的不同当做浓度不同的营养物质,然后从专业生物实验和历史回顾的力度去思考上述,可以得出很多值得思考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