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谈社世界史3:丝绸之路与唐帝国》| 裴鹏程解读

关于作者

森安孝夫,日本著名史学家,历任金泽大学副教授、大阪大学教授、近畿大学教授。现为大阪大学名誉教授、东洋文库研究员,代表作有《丝绸之路与唐帝国》《东西回鹘与中央欧亚地区》,编著有《中亚出土文物论丛》《从粟特到回鹘》等。

关于本书

跳出中国回看自身,作为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虽然纷乱复杂,但在与南方农耕民族互动中,总体上呈现为从渗透王朝模式,向征服王朝模式演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游牧与农耕文明的交界处是最具活力的地区,是孕育创造力、迭代中华文明的中心地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含义被不断重新定义。

核心内容

第一部分,为什么说中央欧亚大陆是认识欧亚文明的关键?它和丝绸之路有什么关系?

第二部分,以唐代历史为例,站在中央欧亚大陆来重新认识一下中华文明。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系列第三本《丝绸之路与唐帝国》。这本书并不是要普及有关丝绸之路和唐朝的知识,而是带你换个角度看历史站在欧亚大陆的中央,从游牧民族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古代中国。

说起丝绸之路和唐朝,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在中学历史课上学过,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开辟的一条从东向西的商路。而唐朝呢,很多人会把它看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幅员辽阔、对外影响力巨大。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中原王朝的皇帝,还被草原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这些事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今天这本《丝绸之路与唐帝国》对这些话题却给出一些颠覆性的解释。先来了解一下作者。本书作者森安孝夫,是日本大阪大学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中央欧亚大陆史,也就是欧亚大陆中部地区的历史。中央欧亚大陆曾经出现过很多强悍的民族,比如匈奴、突厥、蒙古。他们迅速崛起,又迅速衰落,令人目不暇接,很少有系统的历史记载。而本书作者森安孝夫凭借着他掌握的多门外语,研读了大量现存的古代文书碎片,比如敦煌吐鲁番文书、蒙古高原的古代突厥语碑文,以及相关汉籍等多语种史料。这使他的研究更加丰富、可信。在森安孝夫看来,了解中央欧亚大陆,是认识欧亚文明的关键。当然,他认为这也是把握中华文明的关键。

或许你已经感觉到了,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外部视角看中国历史。我们为什么要看外国人写的中国史呢?

我国著名唐史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李鸿宾教授打了个比方,中国人看本国人写的中国史,就像是我们待在房间里观察这栋房子,特点是能够把握住内部细节。而中国人看外国人研究的中国史,就像是从房间外面来观察这栋房子,特点是能够把握房子所处的位置,以及与这栋房子与其他房屋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这是在从更广阔的视角了解自己。

为了更好地解读这本书,我对李鸿宾教授进行了专访。下面,我将结合采访内容,分两个部分向你介绍这本书,第一部分,我们聚焦在前面反复提到的中央欧亚大陆。为什么说,中央欧亚大陆是认识欧亚文明的关键呢?它和丝绸之路有什么关系?第二部分,以唐代历史为例,我们站在中央欧亚大陆来重新认识一下中华文明。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先看一下中央欧亚大陆的古代历史。为什么说,中央欧亚大陆是认识欧亚文明的关键呢?

提到古代文明,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四大文明古国,东方黄河长江流域的古代中国文明、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今天西亚伊拉克一带的两河文明,还有非洲东北部的古代埃及文明。除此以外,在人类历史中存在感很强的,还有地中海沿岸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希伯来文明,西亚北非的伊斯兰文明。

我们知道,欧洲和亚洲是连为一体的,共同构成一个占地球陆地面积五分之二的庞大地理单元欧亚大陆。你有没有注意到,前面提到的那些文明区都处在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那欧亚大陆的中央是什么情况呢?翻看地图和史书,中央欧亚大陆的面貌是草原、荒漠、戈壁。在这里,一波又一波游牧民族你方唱罢我登场,纷乱复杂。

不过,当你站在中央欧亚大陆环顾四周你会发现,前面提到的那些文明圈,都环绕在中央欧亚大陆周围。换句话说,正是中央欧亚大陆把那些璀璨的文明连接在了一起。所以,认识中央欧亚大陆是我们重新理解人类历史的第一步。

中央欧亚大陆具体指哪儿呢?

学界对于中央欧亚大陆的地理范围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在作者看来,古代世界的这个区域大致东起我国大兴安岭,向西可以延伸到东欧和西亚。这个广大区域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三个自然带。北侧是草原地带,从东向西有蒙古草原、哈萨克草原、乌拉尔草原、南俄草原、喀尔巴阡草原。南侧是半草原半沙漠带,包括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西藏一带并向西延伸到今天的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一带。而在这两个自然带中间,有一连串的沙漠地带,比如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等。总体而言,中央欧亚的地形自北而南依次为草原带沙漠带半草原半沙漠带。

这样的自然条件,直接塑造了欧亚大陆的历史。用李鸿宾老师的话说,由于欧亚大陆中央的自然带是东西走向,所以同纬度地区会形成相近的文明形式,交往密切。而南北之间的差异性更大,交流较少,即使存在交流,也大多是冲突碰撞。比如在中国历史上,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辽国南下侵略宋朝的故事你肯定很熟悉。

无论是匈奴、突厥、契丹还是女真人,我们的影视剧都会把他们塑造为好勇斗狠、残暴落后的形象,这些北方民族根本就是南方先进的农耕文明最大的破坏者。事实真是如此吗?

你是否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欧亚大陆文明能在早期超越其他大陆?是因为欧亚大陆的农业发展水平更高,一步领先就步步领先吗?

其实世界各个大陆都有证据表明产生了农业,农业并不是欧亚大陆的特殊之处。欧亚大陆与其他大陆最大的不同,是中央欧亚大陆孕育了游牧民族。作者森安孝夫认为,恰恰是由于中央欧亚大陆游牧民族的存在,使欧亚文明的发展有了更多可能性。作者特别指出,在农耕区与游牧区接壤地带,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反复互动,给文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我国的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部都处于这个区域。秦汉北方的匈奴人、建立北魏的鲜卑人、与唐朝互动频繁的突厥人、五代十国时期的沙陀族,以及之后的契丹人、蒙古人都曾在这里活跃过。从秦汉与匈奴对抗那时起,在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绝不只是客人,他们与以农耕为生的汉族一样,都是中国历史的书写者。

你或许会问,前面一直强调中央欧亚大陆把各个文明区连接起来,但是中央欧亚大陆北部是无边无际的草原,南部是难以穿越的荒漠戈壁,无论是东西走向,还是南北走向,跨越它都非常艰难,甚至还要冒生命危险。如果把中央欧亚大陆作为整体单元的话,它有什么内在的脉络吗?答案是丝绸之路。

提到丝绸之路,你可能会想到张骞从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进入今天的新疆和中亚地区,形成一个东西向的贸易商路。但作者认为,这种理解是狭隘的。

首先,丝绸之路不是东西走向的路,而是纵横交错的网。历史课本上的丝绸之路示意图,会给人一种错觉,似乎丝绸之路就是几条确定的东西交通干线。可实际上,沙漠和草原上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会出现一些必经的中间站,然后形成一些路线。很多时候,走丝绸之路遇到的不确定性,不亚于重新开辟一次丝绸之路。

而且,丝绸之路并不只是张骞走的那几条,它只是沙漠绿洲之路。除此以外,还有横贯中央欧亚的草原之路,甚至还包括唐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经由东南亚的海洋之路。所以,丝绸之路是网,而不是路。

其次,丝绸之路不只是丝绸的贸易商道。丝绸之路进行的是奢侈品贸易,你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丰厚的利润,谁会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走入无人之境呢?所以,在这个贸易网络中,不只有丝绸,其他的奢侈品也会出现。比如北方的高级毛皮,南海地区的香药,还有金银器、玻璃、药品等商品。

这么说来,这条路不只是丝绸之路,还是黄金之路玉石之路毛皮之路等。丝绸只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特产。19世纪德国学者李希霍芬率先使用了丝绸之路这种表述,这才使丝绸之路逐渐成为这个贸易网络的代名词。

其实,在丝绸之路上,不仅有商业活动,还有与之伴随的文化传播,佛教、基督教、拜火教、摩尼教等宗教经过丝绸之路在欧亚大陆广泛传播。另一方面,这些宗教在欧亚大陆各地的陆续兴盛,也导致宗教仪式用品需求量不断上升,反过来促进了远距离商业的蓬勃发展。这些都在影响着各个文明区,当然也包括中华文明的历史走向。

 

第二部分

站在中央欧亚大陆回看中国历史会有什么不同呢?

作者认为,就中国历史而言,北方的游牧民族从来都不是外来者,也不是中国古代史的配角。他们和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同样重要,都是中国历史的主要创造者。接下来,我们就以唐朝为例,看看中央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是怎么深度参与中国历史的。

我们先聊聊唐朝的建立。作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起中坚作用的并不是汉人,而是鲜卑人。

鲜卑人原来居住在大兴安岭地区,后来进入中原,建立了北魏政权。为了防御北方新兴的游牧民族柔然和高车,北魏统治者在北方边境设置了六个军镇。最初北魏的都城在平城,也就是今天山西大同,距离北方边境并不远。六镇的将领们便肩负国防重任,理所应当享受着优厚待遇。然而后来孝文帝进行了汉化改革,迁都洛阳,这直接导致六镇的重要性大大下降,六镇将士的待遇也随之恶化。将士不满情绪不断积聚,发动叛乱,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大多数六镇将士选择了相对强盛的东魏,还有少部分将士进入西魏,与当地的豪族联手形成了胡汉融合的关陇贵族集团。这个贵族集团,接下来会孕育出三个王朝,其中就包括唐朝。

讲个小故事,西魏时期有一个鲜卑族的将领,叫独孤信。他被称为史上最牛老丈人。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同为鲜卑族的宇文家族。这个家族后来建立了北周政权,取代了西魏。七女儿嫁给了同为关陇贵族集团的杨坚。没错,这就是后来的隋文帝。独孤信的四女儿嫁给了另外一位贵族,叫李昺。李昺这个名字你可能没听过,但是他儿子你肯定知道李渊,也就是后来的唐高祖。其实,不仅李渊的母亲是鲜卑人,李渊的妻子窦氏、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都有鲜卑血统。

可以看出,唐朝从建立之初,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汉人王朝。而是鲜卑族、汉族等多民族共同参与的结果。这是唐朝和之前的汉朝,以及之后的宋朝最显著的不同点。

说完了唐朝的建立,我们再看一下唐朝的强盛。你肯定知道,唐太宗李世民被尊奉为天可汗,中原王朝取得了对世界空前的影响力。在作者看来,唐朝的强盛离不开它最大的对手、另一个游牧民族突厥。

突厥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中,继匈奴、鲜卑、柔然之后第四个重要的游牧民族势力。公元6世纪中期,我国史书中出现了突厥这个词。这时的中原处在南北朝末期。面对强大的突厥,分裂的中原无力抵抗,各个中原政权只能通过联姻、进贡等方式与突厥维持良好关系。

不过游牧民族虽然战斗力强,却存在的一个死结政权非常脆弱。当面临大汗去世,或者是旱灾、霜雪等自然灾害时,无论多么强大的政权都会分裂甚至瓦解。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即位不久就开始对突厥动手。通过使用离间计,突厥很快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靠近隋朝的东突厥可汗向隋文帝称臣,北方大患算是暂时缓解。而另一方面,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中国实现了久违的统一,中原王朝变得更加强大。

虽然突厥已经分裂,但随后继位的隋炀帝并不认为威胁就没有了。他重修了万里长城,并发兵东征高句丽,也就是朝鲜半岛一带。以往的历史,会把东征高句丽这件事简单归因于隋炀帝好大喜功、暴虐无道。但作者认为,隋炀帝这么做是迫于国家的安全危机。因为当时地处东北的高句丽与北方的东突厥在地理上直接相连,对隋朝形成合围之势。所以,高句丽必须得打。这个工作,后来的唐太宗还在继续做。只不过,对于隋炀帝来说,东征高句丽成了导致隋朝灭亡的导火索。

唐朝继承了隋朝的疆域,也继承了隋朝面对的危机。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获取了皇位。北方的突厥可汗趁着唐朝王室发生政变率军入侵。史料记载,匆忙即位的唐太宗一马当先亲自迎敌。突厥可汗被唐太宗的胆略和气魄折服,于是求和并撤军。

你肯定也能看出,这种记述很可能是唐太宗为了美化自己而改写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突厥确实撤兵了,唐朝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这时的突厥面临着大雪引发的饥荒,内部还发生着叛乱。唐太宗就抓住机会派遣将军联络突厥内部的反叛势力,夹击了当时的突厥可汗。综合压力下,东突厥崩溃了。

东突厥的大部分部众投降了唐朝,很多突厥首领获得了官职。据记载,这些突厥首领当中,获得五品以上官职的人竟然超过一百人。这样大规模的赏赐看起来像是在胡乱封赏,但是你如果结合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来看,就不一样了。

游牧民族习惯优待归顺自己的其他部落,而且一定要展现得比对自己人还要好,通过这种手段亮肌肉,拉拢人心。就在这一年,草原游牧地区的部落首领给唐太宗奉上了天可汗的称号。史书会对这件事情大书特书,认为这件事意味着,唐太宗作为中国这个农耕世界的天子,被尊奉为草原世界的大可汗,这是中原文明对外释放影响力的体现。然而,作者说,其实这种评价是被夸大的。

经过前面的讲述我们已经知道了,唐朝能够击溃东突厥,其实有隋朝两任皇帝的功劳。并不是唐太宗一个人的功劳。更重要的是,唐朝本来就是一个胡汉混融的政权,唐王室与游牧民族打起交道来得心应手。从草原民族的角度来说,不断追随新的强者是他们的生存之道。所以,作者认为,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是个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之后的唐朝将影响力进一步扩展到北部和西北部,建立了影响力巨大的唐帝国。请你注意,这个成就离不开各个游牧民族的支持。

唐朝的衰落,同样与中央欧亚大陆上的游牧民族关系密切。一个关键性的事件就是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经过,你一定不陌生。8世纪中期,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先后发动叛乱,想要争夺唐王朝的统治权,唐朝因此陷入持续8年的动荡。后来,虽然叛乱被平定,但唐朝也由盛转衰,荣耀不在。

我们印象中的安史之乱,是唐朝在鼎盛时,由于统治者松懈而发生的内乱。但是,安史之乱真的只是一场内乱或叛乱吗?作者森安孝夫认为,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我们试着站在游牧民族的角度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究竟是什么人发动了叛乱?

正如安史之乱这个名字,我们都知道这场叛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等人发动的。他们是什么人?答案是粟特人。

粟特人生活在今天中亚乌兹别克斯坦一带的绿洲地区。他们最擅长两样东西,经商和打仗。

传说,粟特人会给刚出生的婴儿喂蜂蜜,希望他们长大后说话要像蜜一样甜。这体现了,商业是粟特人的生存之本。隋唐时期,中原王朝为了社会稳定,获得持续的农业税收收入,禁止民众从事远程国际贸易。粟特人就借机扮演了国际贸易的角色,丝绸之路上到处都有粟特人活跃的身影。唐三彩中最常见的胡人俑作品,展现的就是粟特人的风貌。从这里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安禄山特别会特别讨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喜欢。说话像蜜一样甜是粟特人在异国他乡追逐利益的基本能力。

除了经商以外,粟特人还很擅长打仗。这一点很好理解,在异国他乡做生意,总需要保护自己。而且从中亚到东方经商,也需要经过险象环生的游牧地区,所以粟特人一直都实行军商合一的制度。粟特人的强悍战斗力可以在安禄山叛乱初期看出来。

再看第二方面,安史之乱的影响,只是导致唐朝由盛转衰这么简单吗?

站在唐朝的角度来说,安史之乱后,西域丢了,而且中原各地割据越来越严重,唐朝开始走下坡路,不再是唐帝国。安史之乱的确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是无可厚非的。

不过,与盛唐比,尽管唐朝的实际领土大大缩小,但国家的生命仍然维持了一个半世纪。原因是什么呢?这要得益于江淮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很关键,这意味着唐朝的国家基础已经从原来的农耕游牧并重,开始向以农耕为核心转型。这意味着,唐帝国逐渐成为中原传统的农耕政权。

观察唐朝后期的历史,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唐朝后期为了维持和平,开始寻求与西部的吐蕃、北方的回鹘的会盟,并多次通过金钱来换取安宁。这一点与后来的宋朝非常相似。作者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从一个自己筹措调配军事力量的武力国家,转变成了一个用金钱来购买和平的财政国家,中国历史正在发生着转型。

如果站在中亚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角度来看,安史之乱更是具有世界意义。唐朝之后,北方民族契丹、党项、女真、蒙古陆续登场,他们建立了辽、西夏、金、元、清等政权。作者把这些王朝称作是征服王朝。

什么是征服王朝呢?用我们比较熟悉的中国历史来说,征服王朝最大的特点是,中国北方族群在中原地区建立国家时,努力保持自身文化,避免全盘汉化。

与征服王朝相对的是渗透王朝,特点是北方游牧族群在中原建立政权时,大量吸收较为先进的汉文化,比如唐朝以前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等建立的政权。

为什么游牧政权会从渗透王朝向征服王朝转型呢?

游牧民族很早就和农耕文明进行着互动,游牧民势力对富饶的农耕定居地带进行掠夺、征服、同化,但由于统治经验不足,大多数是失败的。比如北魏,就因为汉化改革,引发了国家分裂。具体原因有很多,比如少数游牧人统治数量庞大的汉人难度过大;又比如,中原文化更加发达,导致游牧政权一味汉化而丢弃自身特色,因此造成内部撕裂。

经过反复实践,到10世纪前后,也就是唐朝后期,游牧民族终于找到了同时统治游牧地区和农耕地区的方法。核心是在保持游牧民族的军事战斗力的同时,学习中原的统治策略,建立多元的管理系统。比如,后来的元朝,实施蒙汉两元政治。一方面推行汉法,定国号、为祖先设庙号,追封谥号,还采用了中原官僚机构。同时,重视维护蒙古文明,推崇佛教、基督教,重用人数较少的非汉族人等。这些手段都适当延长了征服王朝的统治时期。

不只是在中国,10世纪之后,中亚的喀喇汗国、南亚北部的伽色尼王国、西亚的塞尔柱帝国、东欧的可萨汗国等,一大批征服王朝纷纷出现。作者看来,这绝不是偶然现象。渗透王朝向征服王朝的关键转型节点正是安史之乱。

作者把安史之乱看作是过早的‘征服王朝’。安史集团的野心是要建立以游牧民族为根本,统治中原的大燕帝国。只不过,安史集团虽然凭借着游牧民族的军事力量、丝绸之路的经济力量,还争取了很多部族的支持,获得了良好的开局,但没有获得当时最强大的回鹘的支持,结果在军事上失败。

中央民族大学李鸿宾老师认为,安史之乱虽然失败,但它是征服王朝正式登场前的重要实践,它为后来辽金元的出现,提供了经验。把安史之乱当作一个基准点,重新看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两千多年的变化历程,你会发现,虽然游牧民族更迭频繁,但不断扩张获取资源的生存特性迫使他们必须主动与农耕民族发生联系。游牧民族在建立政权的一次次尝试中积累了经验,从单向吸收农耕文明的渗透王朝模式向注重多元治理、保持自身特性的征服王朝模式转变。征服王朝的统治模式无疑是更先进的,凭借这种模式,游牧民族可以建立持续时间长,比农耕民族政权疆域更广阔的大帝国。

 

总结

总结一下今天内容,跳出中原看中国的历史,我们会有丰富的收获。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游牧与农耕文明的交界处是最具活力的地区。长城地带从来都不是边境,而是游牧民与农耕民交汇的接点,是孕育创造力、迭代中华文明的中心地带。

唐朝就诞生在这个区域,它不是某个具体民族的政权,而是胡汉融合的历史成果。唐朝成为唐帝国的过程,从时间维度看,是北魏、北周、隋朝数百年积累的结果,从空间维度看是中原文明与游牧文明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为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虽然纷乱复杂,但在与南方农耕民族互动中,总体上呈现为从渗透王朝模式,向征服王朝模式演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含义被不断重新定义。

到这里,这本书就为你讲完了。由于篇幅所限,很多相关问题的讨论无法为你一一呈现,欢迎你进一步阅读「《丝绸之路与唐帝国》采访精选」。同时,我也希望你提出好的问题,问题可以是对本书观点的补充或是挑战,我将替你请教李鸿宾教授。

撰稿:裴鹏程
转述:徐溟旭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热门产品

劳务公司运营资料:人力农民工县分公司运营资料|劳务公司运营资料,劳务,公司,运营,资料,人力,农民工,分公司
劳务公司运营资料:人力农民工县分公司运营资料
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学校招生培训手册技巧话术策略分校管理资料|函授教育招生电销话术,学历教育招生话术,学历话术,培训学校话术,学历招生话术,自考招生话术,成人高考招生话术,研究生招生话术,成考招生话术,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学校,招生培训,手册,技巧,话术,策略,分校,管理,资料
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学校招生培训手册技巧话术策略分校管理资料
美业行业课件|4000多份ppt+400手法频,有店务、管理、销售技巧、销售话术、朋友圈营销、连锁、合同等合集|美业课件,美业课件合集,美业培训资料大全,美业培训课件,美业资料大全,美业课件大全,美业培训视频,美业管理资料,美业销售资料,美业话术资料,美业朋友圈营销,美业连锁资料,美业合同资料,业行,课件,|4000多份ppt+400,手法,有店务,管理,销售,技巧,话术,朋友,营销,连锁,合同,合集
美业行业课件|4000多份ppt+400手法频,有店务、管理、销售技巧、销售话术、朋友圈营销、连锁、合同等合集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7-服务手册|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服务手册,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服务,手册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7-服务手册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6-市场推广手册|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市场推广手册,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市场推广,手册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6-市场推广手册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5-销售分册|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销售手册,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销售,分册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5-销售分册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4-教务手册|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教务手册,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教务,手册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4-教务手册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3-行政分册|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行政管理手册,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行政,分册
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商经营操作手册3-行政分册

历史上的今天:04月29日

热门专题

大理科技管理学校|大理科技管理学校,大理科技,大理科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理科技管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理科技学校
大理科技管理学校
云南高职单招|云南单招,云南单招网,云南高职单招网,云南高职单招,云南单招学校,云南单招培训
云南高职单招
自考本科|自考本科有用吗,自考文凭,自考本科文凭,自考文凭有用吗,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自考文凭承认吗
自考本科
云南巨榕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巨榕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巨榕教育集团,巨榕教育
云南巨榕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报名,国家开放大学报考,国家开放大学,什么是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学历,国家开放大学学费,国家开放大学报名条件,国家开放大学报名时间,国家开放大学学历,国家开放大学专业
国家开放大学
云南开放大学|云南开放大学报名,云南开放大学报考,云南开放大学,什么是云南开放大学,云南开放大学学历,云南开放大学学费,云南开放大学报名条件,云南开放大学报名时间,云南开放大学学历,云南开放大学专业
云南开放大学
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介绍,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电话,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地址,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厂家,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电力管,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管材
安徽中源管业有限公司
易捷尔单招|易捷尔单招,易捷尔单招培训,易捷尔单招报名,易捷尔单招考试,易捷尔单招培训学校,易捷尔单招分数
易捷尔单招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