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试题库

1、区域与地区::区域是指地球表面一定的地域空间,它是地区的泛称;地区是指特定的区域。

2、空间与地域:空间是对地球表面及其方位的一种表达;地域强调空间或区域的地方性和景观性,如区域内的自然条件、人口、资金、市场、资源等。

3、区域: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或文化等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

4、经济区域:区域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

5、匀质区域:(同质区域)是根据区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上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划分的,区内变量一致性最大,而区际分异也最大。如收入水平或农作物种类的一致性

6、极化区域:(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是由若干异质连续地域构成的、在功能上联系紧密的区域。异质部分通过围绕增长极(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带动单位)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这是从有内聚力的区域的空间组织形式上看区域性质,区内被某种形式的流动性联系起来。

7、计划区域:指所属范围被置于同一计划权威或行政权威之下,是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各级行政区),它为一定的管理目的而创造,是政府计划和政策的实施地区。

8、聚类经济区:即均质区,指发展水平、速度、方向、经济结构或产业优势等方面相似的经济区。

9、协作经济区: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条件、经济联系而组织起来的地域单元,是区域经济横向联合的重要形式。

10、城市经济区:又称为城市经济圈,是以城市为核心,以经济腹地为外围而结合的区域。既可以形成单极中心,又可以形成多极中心。

11、自然经济区:自然区(自然特征基本相似且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地域单元,如青藏高原区等)的界限与经济区的界限基本一致,两者基本重叠的经济区。 

12、行政经济区:经济区与行政区的界限完全一致,兼备行政区与经济区两种职能。我国的县具有长期稳定的界限,内部经济结构紧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视为基层的行政经济区。

13、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一线地区指沿海和东北、西北、华北的几个边境省份。二线地区指一线和三线以外的省区。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京广线以西、韶关以北、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具体包括四川等10个省区。

14、经济特区:为执行对外开放政策而划出一定地域范围,实行特殊政策和特殊管理体制的地区。

15、计划单列城市和地区:国家计划中单独列户的城市和地区,其目的是为了发挥中心城市和某些地区在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作用。

16、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由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系统论、政策学、预测科学和决策科学等诸多学科交叉互补、融会贯通而形成的高度综合的知识体系,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17、区域结构:是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整个区域,并产生乘数效应。区域结构与区域发展水平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

18、区域差异:指不同区域之间的异质性,简单地讲就是一区域与另一区域的差别和不同。同个体一样,区域有其独特的存在形态和生存方式,在进行区域分工合作、开展区际贸易时就会选择不同的区域对象。

19、区域优势:指某个区域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从而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区域的总体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区域优势存在的前提是区域差异。

20、有形优势与无形优势:有形区域优势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即硬件成分;无形区域优势是区域发展的非物质的软件成分,如居民素质、科教水平、信息传递便捷度、对外联系程度等。

21、集中度:衡量经济活动空间分布聚集或分散程度尺度,分绝对集中指标和相对集中指标两类指标。

22、极化:指经济活动向某个具有区域优势的地点集中,并成为整个地域范围内的发展极核的现象。极化一经形成,就会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即使原先赖以发展的优势已经消失,它仍可以发展。

23、极化效应:指在区域经济相互依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这是由于发达地区高工资、高利润、高效率及完善的生产和投资环境,不断吸引落后地区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从而使其经济趋于萎缩,区际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的发展是以另一方的牺牲为代价的。

24、扩散:经济及其要素逐步从极核向外围扩散渗透,形成离心运动的过程。

25、扩散效应:指在区域相互依存的经济发展中,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所产生的有利影响。这主要是通过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购买力或投资增加,以及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移民而提高落后地区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的过程来实现,从而使区际差距不断地缩小。

26、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费用曲线向下倾斜。规模指生产条件改变时的生产批量,规模经济最初是从设备、生产线等角度提出的。

27、规模不经济:规模扩大带来的经济效益即长期平均费用下降的趋势,不是无限的,达到一定规模时,如再扩大,将出现规模不经济。

28、聚集经济: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

29、聚集不经济:随着聚集规模的扩大,其经济效益递减。主要是由于一些分散因素造成的,当聚集倒一定程度,聚集效益会完全消失。

30、地方化经济:指同一序列行业和密切相关的企业,由于聚集在一个地区,通过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经济。功能联系包括垂直联系(纵向联系)和水平联系(横向联系)。

31、城市化经济:指一种工业由于位于某个城市和工业综合体内,通过非功能的空间联系所获得的外部经济。这种非功能的空间联系是由于共同利用基础结构和同时被某种要素吸引而形成的。

32、经济区划:指依据某些原则和标准对经济区的划分,它是组织区际合理分工协作,有计划地建立与加强区内各部门间、各子区域间经济联系,指导区域经济朝着最有利方向发展的有力工具。

33、单一功能区划:指为达到某项特定经济目标而划分的区域。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在全国范围或大区范围内规划发展、合理布局某各经济部门而划分的部门经济区,二是为解决某些局部地区的特定经济问题划分的经济区。

34、流域区划:以分水岭为界,将某一个流域划分为一个经济区,主要是结合流域治理来协调流域内的经济发展。

35、综合经济区划:综合考虑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方向、战略重点、产业结构及其与全国的相互关系,从整体布局的角度来划分经济区。

36、马太效应:指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区域经济中的马太效应表现为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

37、飞地经济:指在某一范围内的一些生产部门与区域内其他部门发生联系,而主要与国际或其他地区发生联系,则这些生产部门构成了飞地经济。

38、地区封锁:指地方政府或其职能部门通过行政权力建立市场壁垒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商品、技术、经济情报、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封锁。

39、商品封锁:指落后地区为保护本地区经济,拒绝先进地区的产品进入本地而采取的一种策略,这是保护落后的消极策略。

40、斯密定理:专业化或劳动分工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如果市场受到限制,一些经济活动就会失去经济上的可行性。

41、供给不可分性:指资本(特别是社会一般资本)的整体性,以及只有在许多经济活动上同时进行投资才能得到各种规模经济利益;

42、需求不可分性:指由市场规模所造成的对经济活动的盈利性以及可行性的限制。

43、相对效率工资:货币工资(W)与生产率增长率(T)的比例(W/T)。W/T值越低,产出增长率越高。

44、经济空间:指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抽象的经济结构关系,或者称为部门的或产业的结构关系。并非具体几何空间或地理空间。在经济空间中,经济元素之间存在着不均等的相互影响,一些经济元素支配着另一些经济元素。

45、部门增长极:指围绕主导部门组织起来的具有扩张性且高度联合的一组工业(增长极概念的最初含义)。它本身能够迅速增长,并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增长。

46、城市增长极:将增长极看作是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其内涵从增长的产业单位变为增长的空间单位城市。

47、影响力:一种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反映了该产业一单位最终需求,也即该产业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引起的各产业的产值增量总合与所有产业平均值之比。

48、感应度:一种产业受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表明各产业最终需求都增加一单位也即各产业都增加一单位产出时引起的该产业产出诱发额与各产业平均额之比。

49、乘数效应:单位投入导致成倍的经济增长,乘数效应是通过产业关联实现的。

50、梯度: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仅按人均国民收入来确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够确切的。只有用综合反映地区国民收入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综合指标,才能衡量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即梯度。

51、高梯度区域: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其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

52、低梯度区域:区域的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其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

53、核心区和边缘区:核心区一般指城市或城市聚集区,是经济发达地区。边缘区指经济落后的区域。

54、杜能圈:德国古典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中提出了杜能圈,指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5、区位: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56、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据的场所。⑴各区位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⑵经济区位往往被描述为距离某(几)个特惠地点的不同位置所反映的市场、供求、(运输)成本等方面的差异问题。

57、区位单位:指布局于某一区位上的某一社会经济统一体内的各个组成部分。区位单位是经济区位的主体因素。

58、区位因素:指区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根据胡佛的总结,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四类因素:地区性投入、地区性需求、输入的投入和外部需求。

59、区位决策:指决策主体的区位选择过程。

60、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61、原料指数:原料指数(MI)=地方原料重量/制成品重量。

62、分工公理:分工和专业化的增进等同于生产力的提高,即分工与专业化必然增进效率。

63、区域分工:指劳动的地域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地域划分和独立化,是一国内各区域在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实行区域专门化生产,并通过区际贸易实现其专门化部门生产价值与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

64、垂直分工:表现为不同生产阶段和不同生产水平之间的分工。不同生产阶段的分工是指不同区域分别从事产品不同生产过程的分工,其基本特征是各地区的专门化产品属于不同的产业层次,增值率差异较大。不同生产水平的分工是指生产水平上有较大差异的区域之间的分工。垂直分工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资源加工型,二是零部件组装型,三是纯贸易型,即两地交换的产品主要是为了最终消费的目的,而不是把它作为中间产品投入社会再生产。

65、水平分工:表现为生产水平基本相近的区域间的分工,可分为部门内分工和部门间分工。指工业制成品生产的分工。其基本特征是两地在同一产业层次上进行的专门化生产。

66、混合分工:指地区专门化生产既参与垂直分工,又参与水平分工。

67、区域补偿:由于各区域在生产和贸易上具有的优势不同,从而会产生贸易条件不平等所导致的不公平。为避免出现两极分化,产生马太效应,国家要采取区域补偿政策。主要有财政支持、经济开发、发展规划、政策优惠、人才和技术培训等。

68、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发展的两大目标,公平通常也称为平等,一般是指社会成员收入的均等化,其实质是如何处理各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关系;效率的实质是如何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69、区域公平与效率:区域公平可定义为区域间社会成员收入的均等化,区域效率可定义为一个国家内各地区资源的有效配置。区域间公平与效率亦是一对矛盾体,公平优先似乎会降低效率,而效率优先又似乎会减少公平。

70、H-O理论:即要素禀赋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基本观点是一国或一地区应该生产并出口其要素相对丰裕的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其要素相对稀缺的要素密集型产品。

71、霍夫曼产业分类法: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对产业作的分类,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和其他产业(以上两产业以外的其他工业部门),分类原则是某产业产品的用途,有75%以上是消费资料则归入消费资料产业,75%以上作为资本资料的就是资本资料工业。

72、三次产业分类法: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指农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第二产业指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指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公务等)。

73、标准产业分类法:联合国颁布《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项,以下再分中、小、细项,按四级分类。每级每项都有统计编码,便于计算机处理。

74、两部类分类法:马克思按社会产品实物形态的最终使用方向进行划分,将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部类和生活资料部类,并相应地把生产这些产品的部类也分为两大类,即生产生产资料部类和生产生活资料部类。

75、要素密集度产业分类法:根据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的差异,将产业划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76、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亦称土地密集型产业,指对自然资源依赖度高,以及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较多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才能进行生产的产业(这里的土地资源是泛称,包括各类自然资源),如农业、采矿业等。

77、劳动密集型产业:指活劳动消耗量大,体力劳动占较大比重的产业,如食品、服装等。

78、资本密集型产业:指资本有机构成高,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钢铁、化学、机械制造业等。

79、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指脑力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计算机、核工业、航天工业等。

80、产业功能分类法:根据各产业地位及相互联系,分为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

81、主导产业:区域经济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处于主要支配地位的产业。有两大功能,一是区域经济的主体与核心,二是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能承担区域分工的职能。

82、关联产业: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83、基础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按其作用性质可进一步分为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和社会性基础产业。

84、支柱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支柱产业不同于主导产业,因为支柱产业虽然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却较小,或者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

85、潜导产业: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这类产业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

86、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将增加。其原因是经济发展中各产业出现收入的相对差异造成的。

87、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是需求增加率与人均国民收入增加率的比值。

88、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劳动生产率魏产业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比值。

89、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

90、霍夫曼定律: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以霍夫曼比例数值的5、2.5、1和1以下为依据,霍夫曼把工业化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91、高加工度化:工业结构由以原材料为重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发展。高加工度化意味着工业加工程度不断深化,意味着在原材料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加工组装工业的发展将远远超过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速度。

92、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指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在演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共同倾向。作为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这种现象集中表现为:(1)产业结构差异的缩小;(2)各地区工业产品结构趋于相近;(3)主要工业产品生产的区域分布集中度下降;(4)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缺乏。

93、生产联合化聚集:指产品生产过程连续阶段的有联系的各种不同的部门汇集在一起。

94、生产协作化聚集:指为了共同制造一定的产品而在工艺上、零部件上或产品上紧密相关的不同部门汇集在一起。

95、朝阳产业: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进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在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兴盛状态的产业部门。主要指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如微电子、激光、新材料、新能源、空间开发、海洋开发、卫星通讯、生物工程等产业部门。

96、夕阳产业: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进展和社会需求变化,在开发创造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竞争中处于衰亡状态的产业部门。它主要指发达国家的传统基础产业,如煤炭、纺织、钢铁、汽车、铁路等。

97、基尼系数:用来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在区域经济中可用来衡量地区差距,是通过经验公式计算的。

98、城市概念: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和建筑、交通、绿地等用地规模,第二和第三产业高度集聚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

99、城市职能:城市在区域的经济社会活动中起的作用。分为一般职能、特殊职能、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

100、城市性质:指城市的主要职能。反映了城市的地位和主要作用,体现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及发展方向。

101、城市规模:分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城市人口指城市市区中的非农业人口和一部分近郊区的农业人口,用地规模指城市用地,如工厂、商业、住宅、文教等所占用的面积。

102、城市化:城市化有四个方面的含义:⑴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增加和集中点扩大。⑵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⑶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⑷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103、城市化过程:分为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城市化Ⅰ: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Ⅱ: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地域扩散过程,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104、假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城市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也就是说,城市中居住着大量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称为假城市化。

105、过度城市化:人口地域集中和城市型景观推进的速度很快,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却缺少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这称为过度城市化。

106、逆城市化: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厌恶城市环境,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信息发达,因而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出现了 逆城市化或称为郊区城市化。

107、乡村城镇化: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业生产。离土不离乡的政策倾向导致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这称为乡村城镇化。

108、向心型城市化: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促使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密度升高,向立体发展,形成中心商业事务区。

109、离心型城市化:城市设施和部门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导致城市外围农村地域变质、城市平面扩大。

110、外延型城市化:城市离心扩散是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地域上与原建成区接壤。这是最为常见的城市化类型。在外延型城市化的边缘地带被称为城乡结合部(城乡边缘区)。

111、飞地型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与建成区断开,但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还是扩展方式。一般在大城市的条件下才会出现,例如大城市郊区形成的卫星城镇。

112、景观型城市化:指城市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这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

113、职能型城市化:指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是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例如发达国家出现的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外观上并不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但人们的生活水平超过了居住在城市中心的人们。

114、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指国家投资倾向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而引起的城市化。

115、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指农村地区通过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116、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117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可通过首位分布,即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和首位度指数(包括2城市指数即首位度,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来衡量。

118、区域经济政策:区域政策是处理区域问题和在何处进行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或者指中央政府为推动和协调地区经济发展、调控区域经济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119、区域转移支付政策:是解决由于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各地区之间的横向不平衡而产生的某些区域、某些产业和某些人口的发展落后,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一项区域经济政策,是把以税收形式筹集上来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转移到社会福利和财政补贴等费用的支付上。包括缩小地区差距方面的转移支付、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方面的转移支付和扶贫方面的转移支付。

120、绝对差异:指某变量值偏离参照值的绝对额,一般使用极值方法计算极值差幅或极均值差幅来衡量。极值差幅是指极大值与极小值之差额,极均值差幅是指极大均值与极小均值之差额。

121、相对差异:指某变量偏离参照值的相对额,一般也使用极值方法计算极值差率或极均值差率。极值差率是指极大值与极小值之比率,而极均值差率是指极大均值与极小均值之比率。

122、综合差异:指分析样本中各区域某变量值差异的总体趋势。一般以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为基础,根据不同需要设计。常见的有基尼系数、等级相关系数、变差系数、加权变差系数和加权离差系数。

123、选择性移民:指移民具有选择性,移民往往是那些关键技术人员、管理者和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年轻人,并非隐蔽性失业人员。

124、波状极化:即生产要素逐步由外围向核心区域集聚,主要发展在较大的区域之间,特别是全国范围内先进区域和落后区域之间。

125、向心极化:一个节点中心的周围区域向节点的极化。

126、等级极化:规模较小的节点中心向规模较大的节点中心的极化。

127、波状扩散:主要发生在较大的区域之间,属于区域经济的近域推进,是缩小城乡差别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128、辐射扩散:对应于向心极化,是由一个城市向四周的扩散,主要发生在该城市中心所影响的城市经济区范围内,属于区域经济的近域推进。

129、等级扩散:对应于等级极化,即生产要素按照规模等级由高到低的逐步扩散,此时距离的影响降低到次要地位。属于区域经济的远域扩张,有助于从宏观上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完善空间结构。

130、跳跃式扩散:实际上是等级扩散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的是生产要素可以跨越距离的限制,直接在区域之间各自的首位节点扩散;当两区域间区位势能相同或相近时,则成为一种相互交换的平等对流关系。属于区域经济的远域扩张。

131、前向联系:是企业垂直联系的一种型式,指企业与以它的产品魏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或服务和提供技术的企业之间的联系。

132、后向联系:是企业垂直联系的一种型式,指企业与为它提供原料和服务、技术的企业之间的联系。

133、产业空心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和资本大量地迅速地转移到国外和区外,使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急剧下降,造成制造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

134、不列颠模式:是区域开放的一种模式,对于一国内部之特定区域来说,经济开放同时面临两个层面的选择:一个层面是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开放;另一个层面是对国外的开放;前一个层面可以叫做区际开放,后一个层面可以叫做国际开放。不列颠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区际开放先于国际开放。

135、美利坚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国际开放先于区际开放,美国各主要区域经济的开放顺序,是先国际而后区际的。

136、比较优势陷阱: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

137、竞争优势战略:指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特征,全面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分享国际贸易利益的一种强调贸易动态利益的贸易发展战略。

138、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和距离。

139、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和通讯费用。

140、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和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1、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问题1: 区域客观存在的基础?

解答: 区域客观存在的基础表现在三个方面:1、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不可能定位在没有长度和宽度的虚构空间上。2、资源、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只是不均衡分布和完全滚动的,而且随时间变化。3、人类活动的结局很多,但获取的资源有限,并可用于多种用途,即存在资源的空间配置和增长的结果问题。

问题2: 不同学科对区域含义的不同解释?

解答: 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均质性特征划分,故沙漠地带、冰缘地带均称为区域,其边界往往是连续性和均质性遭到破坏的过渡带。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社会学把区域看作具有人类某种相同社会特征(语言、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的人类社会聚落。按此标准,区域可超越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问题3: 区域的共性有哪些?

解答: 不论按哪种方式划分区域,一般都有以下两种共性:⑴区域内某种事物的空间连续性,即内部的同质性。如自然地理区域在地表上点、线、面的连续性等等。无连续性或连续性间断,区域中便会出现飞地。当然这种连续性只是某一方面的,如在行政区划中,自然的经济联系就常常被人为地割断。⑵区域内某种事物的同类性或联系性在区域间则构成差异性,即对外的异质性。同质性和异质性实际上是统一的,是一个标准的两个方面和两种表述。

问题4: 经济区域概念的三种代表性观点?

解答: 三种代表性观点: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1922):区域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这是最早从经济学角度对区域概念进行界定,一直沿用至今。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1970):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既可以根据内部的均质性划界,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结节区,它有一个专业化的城市中心来满足全区的需要。这是按照内部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⑶我国学者:区域是有内聚力的地区。它是通过选择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制定的,即区域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转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这种定义强调了区域内事物同质性的一面,是比较狭义的说法。

问题5: 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

解答: 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有6个方面:1、整体性。①区域内具有某种一致性特性,即同类性;②经济区域是由增长中心、经济腹地和联系网络三大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③区域划分必须要符合不重叠和不遗漏的原则。2、地域性。①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②区域是经济活动的载体,是由于自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各种因素作用而形成的;③区域是一种商品生产的区位;④就经济活动而言,人类活动目前还只局限于地球表面,这是从平面上划分经济区域的基础;⑤从空间角度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3、独立性。①区域是一个具有独立利益的主体,这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区际流动的有限性决定的;②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的经济活动调控权和收益分配权;③独立的相对性。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④区际竞争的相对性。具有独立利益的区域之间的竞争有其独特性,是指整体利益一综合利益之间的竞争,是在区域共同繁荣前提下的相对竞争。4、关联性。分内部关联性和外部关联性。①内部关联性指既有行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关联,又有地域结构关联;②外部关联性即开放性,指区域间的有机联系。一个独立的区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5、完整性。①具有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能够独立地组织与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这样的区域才能够独立地生存与发展;②具有比较完整的地域结构,由各级城镇及广大乡村组成,便于组织区内经济活动,也便于计划、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的实现。6、层次性。①区域具有一定的地域层次结构,如城镇体系就是一种典型的层次结构;②次一级区域是更高一级区域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层次的经济区域通过包含和重叠形成一个密切相关、层次分明的区域体系;③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这样就能形成一个有机的区域分工协作体系。

问题6: 典型的区域划分方法?

解答: 典型区域划分是分为匀质区域、极化区域和计划区域(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1、匀质区域(同质区域)是根据区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上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划分的,区内变量一致性最大,而区际分异也最大。如收入水平或农作物种类的一致性。2、极化区域(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是由若干异质连续地域构成的、在功能上联系紧密的区域。异质部分通过围绕政治家(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带动单位)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这是从有内聚力的区域的空间组织形式上看区域性质,区内被某种形式的流动性联系起来。如区域中拥有某一吸引中心,它与周围地区形成某种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换,从而形成极化区域。极化区域空间结构的各种形态有运动、网络、节点、等级体系和表面。3、计划区域是指所属范围被置于同一计划权威或行政权威之下,是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各级行政区),它为一定的管理目的而创造,是政府计划和政策的实施地区。相对而言,区域研究中极化区域更合理。极化区域从事物的连续性角度,强调区域内事物的相互联系性和内聚性,它反映的不仅是一个平面,而且是一种结构。这一结构中,节点即经济中心,如大城市或大企业,网络是各节点联系的总体,运动是各经济主体间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流,等级体系则反映了区域内各经济活动规模上的差异,如大城市、中小城镇和农村形成的等级体系。

问题7: 经济区域的划分方案?

解答: 经济区域的一般类型,有两种划分方案。⑴依据不同属性,经济区域分为以下5类:①聚类经济区。也称为均质区,指在发展水平、速度、方向、经济结构或产业优势等方面相似的经济区;②协作经济区。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条件、经济联系而组织起来的地域单元,是区域经济横向联合的重要形式;③城市经济区。又称为城市经济圈,是以城市为核心,以经济腹地为外围而结合的区域。既可以形成单极中心,又可以形成多极中心;④自然经济区。自然区(自然特征基本相似且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地域单元,如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等)的界限与经济区的界限基本一致,两者基本重叠的经济区,如海南岛;⑤行政经济区。经济区与行政区的界限完全一致,兼备行政区与经济区两种职能。我国的县具有长期稳定的界限,内部经济结构紧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视为基层的行政经济区。⑵依据衡量指标和表述内容,经济区域可分为4类:⑴经济地带。属于内部具有同质性的经济区域。如我国的东、中、西三大地带;⑵大经济区。这是由异质的、但在功能上联系密切的核心和边缘所共同组成的,内部具有很强聚集性的经济区域。在发达国家的发育程度很高,我国沪宁杭都市区亦是此类型。⑶功能性经济区。指在经济地带或经济区内具有相同职能的经济区域。如经济地带中的玉米带和棉花带(美国东部大平原)和小麦带(澳大利亚)。经济区中的中心城市和外围乡村等。⑷行政经济区。指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的增强而形成的经济区域,通常在实行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中较为典型。由于行政区的划分原则与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异规律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从而这些在行政区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区域,与客观存在的经济地带和经济区在地域空间上并不一致。如我国实行的市管县体制,进一步强化了行政经济区的职能。

问题8: 我国区域划分的演变?

解答: 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划分在不同时期,适应不同的需要,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形成了复杂的演变过程。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⑴沿海、内地与边疆。 一五计划(1954)曾经构想将工业布局有沿海推向内陆地区。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1956)一文中,用两个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和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证实了沿海、内地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三大经济地带的存在;这并非确切地以其地理位置上是否沿海作为唯一标志,而是以当时的工业基础为标准,例如将安徽和河南东部也划入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统指工业发达地区。这种划分方案一直延续使用到90年代初期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这种划分方法虽然也在使用,但并非占据统治地位。⑵大行政区和经济协作区。大行政区是建国初期设立的设有人民政府的一级行政区,存在过六大行政区。后来,国家为了加强中央对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领导,先后撤消了六大行政区的人民政府(1952)、行政委员会(1954)和中央局(1966)。大行政区撤消的同时,为了满足在国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的要求,中央政府划分了6个经济协作区。除了在50年代末经济协作区编制过区域发展规划,以及在制定19811990年十年规划和编制六五计划时曾用到这种方案外,经济协作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⑶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由当时的国际形式而决定的。一线地区指沿海和东北、西北、华北的几个边境省份。二线地区指一线和三线以外的省区。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京广线以西、韶关以北、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具体包括四川等10个省区。三线建设,是中央政府将沿海地区的工业生产能力向内陆地区转移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其中重点是军事工业建设。⑷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从七五计划开始采用,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以及十五计划都采用了这一划分。⑸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是为执行对外开放政策而划出一定地域范围,实行特殊政策和特殊管理体制的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开放城市内对外实行更为优惠政策的特定地区。⑹计划单列城市和地区。国家计划中单独列户的城市和地区。为了发挥中心城市和某些地区在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作用,1983年国务院批准重庆等8个城市和海南区(当时属广东省管辖)为计划单列城市和地区,后来又进行了增加和调整。

问题9: 区域经济与国家经济的共性与差别?

解答: 通常情况下,由于限制资金、劳务、技术等要素和商品的流动,以及国界的存在,每一个主权国家都可以构成一个经济区域。而且,经济区域有时是跨越国界的,典型的如欧共体这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但是,作为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经济区域,则只能是某个主权国家的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与国家经济既有共性亦有显著差别。共性:它们都有经济上的全局性、综合性和宏观性等特征。可以把国家视为更大一级的广义区域。差别:1、区域经济比国家经济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一国内区域经济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远高于国际间。同一货币,几乎不存在贸易壁垒(关税、配额、补贴、反倾销等),生产要素流动很少受到法律、政治、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其流动性很强。2、区域经济权益独立性比国家经济权益独立性较低,至少表现得更为隐蔽。国家经济中各国都以本国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公开以关税、汇率等手段保护本国利益。而区域经济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要受顾全大局的制约,服从国民经济全局协调发展的需要。区域间割据手段(地方保护主义)也更为隐蔽。3、区域经济关系比国际经济关系具有更大的可协调性。一国内部的各个区域的经济利益从长远看是根本一致的,与国际经济中一国往往只能被动地适应形势变化不同,通过中央政府的作用,区域经济不但事后更易协调,而且更能事先予以计划控制。不过应该注意勿将区域经济上升为民族矛盾。4、区域政策制定者通常缺乏中央政府拥有的政策工具。如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发行货币、管理海关业务、设立银行和对外举债等。

问题11 区域问题的特性?

解答: 1、中观性。由于传统的经济分析手段从微观到宏观之间出现了断层,因此,宏观和微观经济理论体系中已经十分完备的分析手段往往很难对中观层次的经济行为作出满意解释。我国的区域问题在传统体制下一直处于隐蔽状态,不能成为经济分析的客体。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区域问题十分突出,表现在:地区差距扩大、区域经济布局、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等。2、开放性。区域经济问题没有严格的界定和范围,它既不像微观经济有个体或企业作为行为主体,有不像宏观经济有国家作为行为主体。对其进行规范化处理往往遇到合理无界的阻碍,遇此又往往不得不依托行政区域,结果行政割据和地区封锁又可使区域开放度下降。3、非理性区域经济既受中央政府政策手段的调控,又受到地方的干预和影响,加之地方政府并不构成区域经济的经营主体,因此区域经济问题的非经济成分很高,表现在地方政府的目标和行为往往不是依据经济规律,而是依据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问题12 区位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差别?

解答: 区位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⑴研究方向。区位论重点研究企业的最优区位,而区域经济学则重点研究区域合理分工和最优产业结构。⑵布局层次。区位论属于微观范围,而区域经济学属于宏观范围。⑶布局手段。区位论依赖的是市场机制,区域经济学则是在市场机制下同时需要依靠国家行政干预来实现。⑷研究方法。区位论主要运用静态、局部均衡的方法,区域经济学则是应用宏观、动态和综合的方法。⑸产生结果。区位论可使个别企业或局部效率达到最高,但易产生两极分化,甚至造成区域产业结构畸形化,而区域经济学力求解决区域差距,调整区际关系,整体利益达到最优(亦会制约一些企业和个别地区的发展)

问题13 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四种观点?

解答: 1、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定义。2、基本上是对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罗列。3、将研究对象界定为区域间相互关系的研究。4、从宏观角度界定研究对象。

问题14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解答: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是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整个区域,并产生乘数效应。区域结构与区域发展水平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2、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区域增长是由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进步等要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区域商品和劳务总产出的增长。区域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和升级。3、区际经济关系。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分工与协作、区域贸易与区域市场、生产因素的区际流动、区际竞争和区域垄断等。4、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区域经济布局政策、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区际经济关系政策以及政策效应的评价分析等。

问题15 区域差异的内涵?

解答: 区域差异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区域差异存在的前提。各种要素及组合在空间上不是遍在的,也不是均匀分布的。2、区际差异是正常现象。没有差异也就无所谓优劣,区域间无法开展竞争与合作。虽然区域差异是一个正常且普遍的现象,但是不能把不平衡接受为规律,因而需要随时对区域差异进行限制。3、区域差异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区域差异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些是自然形成的,有些则是区域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产物。4、区际差异是一个中性概念。它本身并不含有价值判断,区际差异过大或悬殊才包含了对这一现象的价值判断,这也是对区际差异的一般理解。5、防止区域差异绝对化的观点。区域发展条件有些是可以改变的。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人类对各种资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会相互转化。某些区位因素也是可以改变的,如区域的政治法律制度、投资环境等。有些区位因素在空间上是可以移动的,劳动、资本或技术等。6、正确对待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关系。区域发展不平衡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经济发展过程或手段的不平衡,指宏观区域政策向重点地区倾斜,实行相应的倾斜政策,于是享受倾斜政策的地区与未享受倾斜政策的地区,形成发展上的不平衡。二是作为经济发展结果或目标意义上的不平衡,指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从静态上某一时点看,就是区域差异;从动态上某一时期看,表现为各区域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问题16 区域差异的类型?

解答: 从内容来看,有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差异、经济差异、社会因素差异、技术差异等等。从差异的变动特性来看,有可以改变的差异和不能改变的差异。从物质形态来看,分为有形差异和无形差异。硬差异与软差异,例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状况等属于硬差异,而人力资本、价值观念等属于软差异。一般地可分为以下类型:1、自然差异。包括地理位置与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地下矿藏、水流、森林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自然条件差异对区域发展有着深刻和长远的影响。2、人文差异。包括人口的数量、素质、密度以及民族宗教信仰、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育程度、居民性格特征、语言、风俗习惯等等。3、经济差异。包括劳动力、资金、技术要素的赋存状况,生产发育水平与规模,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状况,市场容量与发育程度,生产成本与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差异。4、组织体制差异。包括区域发展的微观组织基础和宏观政策体制环境的差异。①国家为了一定的政策目标,在不同区域实行不同的政策体制;②基于发展条件的差异,各区域在自身权限范围内采取一些不同的政策措施。

问题17 国家干预区域差异的原因?

解答: 国家干预区域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⑴地区差距过大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①经济不稳定。研究表明,地区差距的大小与失业和通货膨胀呈正相关关系。地区差距过大,必然导致严重的失业和通货膨胀,进而引起经济的剧烈震荡。②牵制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③产生离心倾向,危及国家统一。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都会滋生不满情绪,产生离心倾向,从而影响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落后地区认为政府在处理地区发展方面运用的是失衡机制,政策具有较强的倾向性或歧视性。⑵纵观各国政府都会以国家干预的形式插手地区问题。①理论上,仅依赖于市场力量而不进行行政干预,难以协调区际差异。②实践上,中外国家对国家调控地区差距有统一认识。

问题18 国家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基本手段和做法?

解答: 国家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基本手段有:⑴诱导。通过制定一些解决地区差距的指导性计划,并根据计划相应地采取优惠的财政、金融、外贸、价格政策来改变企业投资的空间取向,诱导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向不发达地区。⑵强制。针对向发达地区集中的倾向,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来强行抑制极化效应,防止产业和人口向发达地区或大城市的过度集中,避免市场诱导的失效。具体做法主要有:⑴制订地区开发计划。⑵立法先行。实现地区政策法律化。⑶财政援助。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⑷信贷支持。分为直接信贷和间接信贷。直接信贷是直接提供给企业和金融机构。间接信贷是着眼于改善投资环境,主要用于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几乎所有国家都把提供这类贷款放在优先地位。

问题19 区域收入差异的三种类型?

解答: 区际收入差异可分为三种类型: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综合差异。1、绝对差异:指某变量值偏离参照值的绝对额,一般使用极值方法计算极值差幅或极均值差幅来衡量。极值差幅是指极大值与极小值之差额,极均值差幅是指极大均值与极小均值之差额。样本过多可能会有特殊极值(特殊区域如产出集中于人口和面积均较小的城市),测度结果会偏大,利用极均值差幅方法,选择占一定人口比例(通常为10%)的较高和较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区域的平均值,以此来衡量区域间的绝对差异。2、相对差异:指某变量偏离参照值的相对额,一般也使用极值方法计算极值差率或极均值差率。极值差率是指极大值与极小值之比率,而极均值差率是指极大均值与极小均值之比率。3、综合差异:指分析样本中各区域某变量值差异的总体趋势。一般以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为基础,根据不同需要设计。常见的有基尼系数、等级相关系数、变差系数、加权变差系数和加权离差系数。

问题20 区域差异形成的一般原因?

解答: 区域差异的形成原因必然有超越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体制之上的因素,即区际差异形成的一般原因。1、区域资源赋存差异。包括区域自然资源差异和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自然资源差异是导致区域差异最初始的原因。一般认为,自然条件对农业和矿业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运输业、建筑业、旅游业、加工工业等。自然资源的作用不应过分夸大。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并非是经济繁荣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影响各地区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从而影响各地区生产商品的相对价格,这将决定选择何种要素密集型的生产。生产要素流动性会改变其禀赋。2、区域分工水平差异。参与分工的区域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各区域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有的处于主动方,有的处于被动方,形成一种分工阶梯。一般认为,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区域在区际分工中的地位要优于资源(自然)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区域。加工工业为主的区域要优于初级产品为主的区域。3、区域经济结构差异。⑴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是产业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演进。⑵区域经济的性质。包括三个方面:经济的不完全可分性、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商品和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4、区域人文资源差异。可以从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精神资源来衡量。

问题21 区域差异的过程与机制?

解答: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Williamson)提出倒U型理论,认为区域间增长差异呈现倒U型变化过程。随着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首先扩大,而随着经济成熟而缩小。倒U型变化过程有两种情况,一是区域差异随增长先缓慢扩大,达到一定程度后快速缩小,二是区域差异先快速扩大,后缓慢缩小。区域差异过程机制:当极化效应为主时,将产生区际不平衡的加剧,当扩散效应为主时,区际不平衡减弱。扩散效应只有在经济发展到相当高水平时才会达到。

问题22 区域优势的评判标准?

解答: 一个区域具备某种条件,还不能认为是区域发展优势,必须要与区域发展的政治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等结合起来进行评判。要把区域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转化为区域优势必须具备以下前提:1、区域优势必须与国家的总体发展目标一致,才有可能得到确立。2、区域优势只有通过对全部生产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进行综合评判后才能确定。

问题23 同类产业聚集的原因?

解答: 同类产业的聚集,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⑴各地区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或资源条件(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的地区差异而形成的。这些差异导致有的地区对某些生产部门的发展是适宜的,而对另一些部门的发展是不适宜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例如宜粮区、宜林区、宜渔区、宜蔗区等发展与地区条件相适应的生产部门。⑵企业外部效果致使互相吸引力大于排斥力。同类商店往往为了扩大吸引力而聚集,例如城市里常见到服装、饮食、家具、建材等集中于一条街的情况,乡村也有牛行、米市、菜市等专业性市场的聚集。这除了便于管理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彼此的产品都不能相互替代,易于购买者挑选、比较。因为消费者总是选择到专业市场购买贵重物品;同类企业聚集可以促成高水平的专业科研机构与教育机构建立,发展起配套的机械制造业和维修行业,彼此在竞争中形成强大的专业科研队伍和生产队伍,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促进各个同类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问题24 不同类产业聚集的原因?

解答: 不同类产业的聚集的主要原因是:⑴相同的产业指向。⑵因产业关联而聚集。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生产联合化的聚集,二是生产协作化的聚集。生产联合化的聚集是指产品生产过程连续阶段的有联系的各种不同的部门汇集在一起。汇集的形式有三种:①生产过程连续阶段各生产环节有关生产部门的聚集。②基本生产部门和辅助生产部门的聚集,使相互有关的生产过程衔接起来。③共同利用原料将一系列的生产部门汇集在一起。生产协作化的聚集是指为了共同制造一定的出而在工艺上、零部件上或产品上紧密相关的不同部门汇集在一起。主要有三种形式:①生产工艺相关的部门聚集。②生产成品的部门与生产配件、零部件的避免的聚集。③因产品的协作关系而聚集。⑶企业外部的聚集效益。①企业集中分布,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②企业集中分布,可以节约运输费用。③不同类型产业的聚集可以共同利用燃料、动力基地。④有利于三废的统一收集、排放和处理。⑤能更充分利用全部劳动资源。

问题25 产业分散的主要原因?

解答: 产业分散的主要原因在于:①同类产业的排斥性。许多经济活动既有相互吸引而集中的一面,也有相互排斥而分散的一面。排斥会使竞争对手减少,从而增加赢利。②就近的产业区位指向。有两类产业其区位宜分散而不宜集中。一类是以原料地为指向而原料地又高度分散的行业,例如以农产品或矿产品为原料的初级加工行业;另一类是具有强烈的市场指向,或者需求量大、通用性强、价格低廉的行业。③低势能区的拉力。④产业过分集中产生的推力。

问题26 部门集中性分类?

解答: 按照集中程度可将部门分为集中型部门和分散型部门。集中型部门适合大企业经营,即使中小企业独立存在,其市场占有率也很低。往往是原材料等上游产业,又可分为:①大型设备需要巨额投资的产业:如钢铁、石油化工、原子能发电等。②生产大型产品及成套设备的产业:如飞机、轮船、机车等。③产品适合均匀而大量生产的产业:如电视机、纸浆、玻璃板、水泥、啤酒等。分散型部门适合小企业经营,往往是下游加工产业,又可分为:①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消费品产业:如纺织品、副食品、家具、陶瓷器、杂货等。②与大企业相关的生产资料加工产业和零部件生产部门:如金属模具和砖瓦等。③高运输费用、高库存费用或不稳定的销售波动会使存在规模经济的部门分散化:如水泥工业。

问题27 部门集中的特点及问题?

解答: 集中型部门中也存在部分中小企业可能进入的领域,例如冶金中的采矿、选矿、制材,电力中的小水电等。这需要通过兼并等形式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生产体系。分散型部门由于进入障碍低,可能导致在块块分割和技术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过度进入,即经济效益低的小企业大量产生,造成地理分散格局。两类企业对国际经营战略有不同的选择,因而出现企业地理空间结构的差异。集中型部门采取集中化的全球战略,即在母国设计并生产,产品出口到国外市场;分散型部门采取分散化的全球战略,即对外直接投资,在多个国家分散经营。集中型部门的地理布局特征是以大企业总部或中心厂为核心的中心边缘结构,如台湾和日本实行的中心卫星工厂体系(中卫体系)。

问题28 极化作用的方式?

解答: 极化作用的方式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⑴以极化中心的多少,可是多极吸引,也可是单极吸引。⑵从极化的范围,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是区域性的。⑶从极化在地域上展开的过程来看,大致有三种:①波状极化:即生产要素逐步由外围向核心区域集聚,主要发展在较大的区域之间,特别是全国范围内先进区域和落后区域之间。②向心极化:一个节点中心的周围区域向节点的极化。③等级极化:规模较小的节点中心向规模较大的节点中心的极化。

问题29 极化效应的主要原因?

解答: 1、选择性移民。移民往往是那些关键技术人员、管理者和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年轻人,并非隐蔽性失业人员。2、制造业竞争。同产业的竞争将造成落后地区低效率的制造业的衰退。3、不利的贸易条件。落后地区往往是资源及初级产品的提供者,也成为发达地区保护性制造业产品的销售市场。4、资金流失。有限的资金会伴随选择性移民而外流(资金闲置或利用低下)。一般认为,国内区际极化效应远较国际间有效。首先是因为区域间要素流动性大于国际间。其次,国家间的国际竞争一般是按照比较利益进行的,而区域间竞争则以绝对利益为原则。

问题30 扩散作用的方式?

解答: 从扩散作用在地域上的展开过程来看,有以下四种:⑴波状扩散:主要发生在较大的区域之间。⑵辐射扩散:对应于向心极化,是由一个城市向四周的扩散,主要发生在该城市中心所影响的城市经济区范围内。⑶等级扩散:对应于等级极化,即生产要素按照规模等级由高到低的逐步扩散,此时距离的影响降低到次要地位。⑷跳跃式扩散:实际上是等级扩散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的是生产要素可以跨越距离的限制,直接在区域之间各自的首位节点扩散;当两区域间区位势能相同或相近时,则成为一种相互交换的平等对流关系。前两种属于区域经济的近域推进,是缩小城乡差别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后两种属于区域经济的远域扩张,有助于从宏观上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完善空间结构。

问题31 扩散效应的主要原因?

解答: ⑴发达地区可通过产业关联带动落后地区产业相应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形成投入产出上互相衔接的互补型关系。⑵相关性投资和技术。发达地区常常会谋求在落后地区建立自己的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基地。⑶移民和隐蔽性失业的消除。移民初期会丧失一些精英,但移民的继续和大批劳动力流动,一般会消除原来广泛存在于落后地区的隐蔽性失业。⑷产业变迁和转移在动态发展中丧失比较利益或因过渡聚集而不经济的产业,也会逐步向落后地区转移。⑸企业家精神等社会价值观念的传播。扩散效应在区域间的效果也强于国际间。首先,国际间常常有明确的贸易保护下的进口替代。而区域间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会更高,相互依存度也更高,互补性能被更有效利用(有的是有计划的)。产业关联引起的需求扩张,相关投资和技术转移速度等都大于国际间。其次,一般不存在区际移民限制,人才流动和隐蔽性失业消除的程度更大。最后,共同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将有利于新的价值观念的传播。

问题32 聚集产生的经济效益?

解答: 聚集效益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生产过程,聚集减少了产品工序间、零部件和副产品供应的时空距离,有利于生产要素的集中使用、生产专业化与协作、三废集中处理等。(2)产品销售,聚集区往往就是产品主要的销售市场。(3)基础设施和服务机构,集中建立,减少企业各种风险。(4)企业竞争,聚集加剧竞争,有利于提高生产力。

问题33 聚集不经济的主要原因? 

解答: 聚集经济都有门槛限度,工业的过分集中会造成人口剧增、交通拥挤、用水、用地紧张、污染严重、人民生活不便等种种问题,在聚集规模扩大的同时,地租及要素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原料供应与产品销售距离也会增大,这说明聚集的程度要适度。

问题34 经济区划的原则?

解答: 经济区划原则包括5点,(1)区内经济的完整性;(2)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3)区域发展方向的一致性;(4)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协调一致;(5)统一的经济忠心与腹地。

问题35 经济区划的依据?

解答: 经济区划的依据包括七个方面,(1)经济区内的经济忠心与辐射范围;(2)经济区内的网络特征,节点与域面的关系;(3)经济区内的历史条件;(4)经济区内的主导产业;(5)经济区域行政区的关系,即考虑行政区的完整性;(6)经济区的划分具有不重叠和不遗漏的特点;(7)考虑综合因素的影响。

问题36 经济公平与效率的正相关关系?

解答: 经济公平包括三个方面:进入竞争的机会均等、竞争过程的规则公正、要素贡献与收入相适应。经济公平与竞争性市场密不可分。市场信号的真实性、市场体系的完善性、市场规则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倒经济公平的实现,从而决定着经济效率的高低。因此,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是正相关变化的。实现经济公平意味着实现效率。

问题37 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替代关系?

解答: 公平概念包括了经济、心理、政治、社会、伦理等许多方面的内容。纯经济公平还不是严格意义是的公平,真正的公平即社会公平,是指人们在社会上的地位、权利、义务、收入等方面的平等。社会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表现为二者存在着替代关系,这可以从一些国家的收入均等化手段来判断。

问题38 区域均衡与区域增长之间替代关系的决定因素?

解答; 决定因素包括:(1)资源稀缺,这对区域均衡有双重影响,一是资源数量不足造成市场只能在某些地区进行,二是市场集中伴随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2)技术创新,一方面技术创新会激发区域走向非均衡,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一般在高梯度地区发生。(3)聚集效益。(4)增长所必需的社会经济秩序,区域经济增长需要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过度的非均衡给增长带来的是负效应。(5)增长所必需的扩散和转移。(6)增长所必需的生态环境。

问题39 地区封锁的后果?

解答: 地区封锁的后果包括:(1)实行地区封锁的后果只能是落后地区更落后,先进地区更先进,加剧两极分化。(2)地区封锁违背了自愿、平等、公平的市场交易原则,损害了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3)地区封锁行为既阻碍市场竞争,又导致不合理的市场结构,是一种排斥、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

问题40 平衡增长的含义?

解答: 平衡增长理论的观点最初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指在整个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其按同一或不同比率全面得到发展,以此来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平衡增长的三种类型:一是强调投资规模;二是注重经济发展路线;三是上述两者的折衷类型。平衡增长的最初含义:以大规模的投资来克服发展过程中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不可分性。供给的不可分性指资本(特别是社会一般资本)的整体性,以及只有在许多经济活动上同时进行投资才能得到各种规模经济利益;需求的不可分性指由市场规模所造成的对经济活动的盈利性以及可行性的限制。平衡增长的扩展含义:经济发展道路以及投资格局一定要使不同经济部门保持平衡,不要因一个部门的发展不足阻碍其它部门的发展。这里不同经济部门保持平衡并不是说所有部门都要以同样的比率增长,而是说各部门产出的增长要与各种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相一致,从而使供给和需求相符。这就暗含着均衡思想,即不存在短缺或瓶颈。

问题41 平衡增长理论的类型?

解答: 平衡增长理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罗森斯坦.罗丹为代表的极端型平衡增长,主要对各个工业部门同时、按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使整个工业按同一速率全面增长。二是以拉格纳.纳克斯为代表的温和型平衡增长,主张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但按不同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使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不同速率全面增长。三是以斯特里顿为代表的完善型平衡增长,主张以萨伊定律为依据,按照产品的价格和收入弹性大小选择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长比率,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

问题42 平衡增长理论的评价?

解答: 平衡增长理论,避免了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其他部门发展的倾向,强调大规模投资和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重要性,重视市场机制作用存在的局限性和实现宏观计划的必要性,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一种发展模式,并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一定影响,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同时平衡增长理论过分依赖计划化和国家干预及日益受到资源不足、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转向不平衡增长理论。

问题43 论述大推动理论?

解答: 大推动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在其《东欧和东南欧的工业化问题》(1940)提出。基本内容:该理论是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起步而设计的一种战略思路。大推动就是对国民经济的几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以引起这些部门的平衡增长,从而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主要强调投资与增长的部门间的平衡,认为只有部门或产业间的均衡发展,才能推动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大推动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这有两方面的含义:(1)对相互补充的工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能够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这样就可以克服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狭小,在需求方面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2)对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不同企业可以分工协作,相互提供服务,这样就可以减少单个企业的开支。大规模投资方向,罗氏并不主张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同时进行投资,而是主张首先向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投资。经研究,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初期,应把全部资本的3040%投向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关于大推动战略的实施,罗氏认为,这种投资不可能由几个私有企业来完成,而必须由政府通过计划来组织实施。大推动理论的主要方面已经为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1)该理论过于重视和强调计划的作用,忽视了发挥市场经济的自组织作用。(2)大推动的投资方向被局限在轻工业等部门,而轻工业部门产生的外部经济效果并不大,它不可能克服来自需求方面的限制,从而也不能带动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3)罗氏主张通过贸易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重工业产品,但实际上,发展中国家往往并不能通过此途径获得其大推动需要的资本品。

问题44 新古典主义区域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

解答: 基本观点:(1)任何区域差异现象都是暂时的,在一定条件下,随着生产要素在区际的流动,各个区域的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即趋于均衡。(2)区域问题产生的关键是市场机制失灵。理论核心是宣扬市场机制的作用,强调用强化市场力的办法解决区域问题。

问题45 新古典主义区域增长理论的均衡途径?

解答: 均衡途径:⑴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出,即边际劳动产出(MPL)和边际资本产出(MPK)是资本劳动比率(K/L)的反函数。⑵完全竞争条件下,MPL等于实际工资。⑶由于生产函数相同,则K/L较高的区域就有较高的实际工资和较低的MPK;K/L较低的区域将出现较低的实际工资及较高的MPK。此外,整个区域经济并未处于均衡状态。⑷资本为追求更大收益,资本将从高工资区域流向低工资区域,而劳动力的流向正好相反。这一流动过程将持续到区际要素收益均等为止。⑸低工资、低收入区域由于享有较高的资本积累率和更快的工资增长率,就要比其他区域增长得更快一些。区域人均收入就将存在一个趋同的过程。

问题46 论述新古典主义区域增长理论的进展?

解答: 理论的进展包括:⑴均衡的曲线实现。该理论认为区际差异的存在是市场不完善和制度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失灵的反映。从长期看,区际差异将会缩小。但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一国在经济起飞后的一个时期区际差异会逐步扩大,到达自主持续增长阶段以后,区域差异就会自动趋于缩小。⑵要素流动与要素价格均等。若区际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但如果保证要素的区内及行业间自由流动且区际自由贸易,区域均衡增长同样能够实现。⑶均衡的自动恢复。若有一外生变量打破原有均衡状态,要素的区际逆向流动仍会促使区域均衡。⑷从绝对均衡转向相对均衡。认识到区域差异的客观存在,实际上资源和要素的区域分配不能均等,只有依靠对经济产出、劳动收入和资金利率的调整,才能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状态:区域之间保持增长率的基本相等。⑸新古典理论的新进展。①最新研究结论:区域只有技术一致的情况下才有收敛的性质。这表明新古典理论的运用是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即在区际技术水平的一致性。而决定性力量是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②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技术转移和扩散呈现出加速状态,但大部分是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技术转移和扩散是少量的、局部的、小规模的。③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区域收敛占主流,而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区域发散(不平衡扩大)是普遍现象。

问题47 新古典理论的缺陷?

解答: 新古典理论揭示的依靠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来调节区域差距的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是,该理论对区域差距最终将趋于收敛是解释,有明显不足之处:(1)无视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的差异(如聚集和分散)。它实际上是在均质区假定前提下展开研究的。与其说是区域经济理论,还不如说是一般的经济理论更为合适。(2)技术进步外生性假定。这导致生产函数不具有规模递增性。该假定使得新古典学派认为技术进步在区际没有区别,因此,技术进步不会影响到区域均衡。但实际上,技术进步和扩散是区域分化和均衡的重要因素。(3)包含太多的假设前提。有的与现实想去甚远,譬如,关于劳动力同质和生产不受市场价格的影响等假定,都很难被人们所接受。纯以供给为出发点而忽视需求因素,也使得模型的可信度降低。

问题48 西方空间均衡理论的特点?

解答: 西方空间均衡理论具有如下特点:(1)以一般经济学中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理论为核心,并引入空间因素。在数学规划构建的空间均衡模型中,包含了一些非均衡思想。(2)空间一般用点来代替,即使指一个区域,也将区域视为一个点来处理,就象国际经济学中将国家视为一个点一样,区域利益主体要么抽象为一个企业,要么抽象为一个空间主体。(3)所有论证与结论都以新古典理论的假设为基础,主要假设有自由竞争、生产要素充分就业、商品和要素充分流动等。现有的空间均衡理论基本上都是前述传统理论的翻版或模型化,但是由于其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其在现实区际关系研究中很难深入下去。

问题49 不平衡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

解答: 不平衡增长理论属于经济结构非均衡论,由美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1958)以书中提出。基本观点:(1)落后地区真正缺乏的不是资源本身而是把资源投入使用的方法与能力,应该优先考虑那些能最大限度地引致投资的项目。(2)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考虑的。强调不平衡增长,目的是实现更高层次的平衡增长。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手段。(3)经济发展初期,由于资源约束,以不平衡增长应该首先发展成为带头产业而推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当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需要一定的协调以维持稳定、全面的增长,平衡增长便成为必然。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资源稀缺,相对于平衡增长而言,不平衡增长理论更具有吸引力,这也是几十年来,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在发展中国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

问题50 不平衡增长战略?

解答: 在投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应当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即首先集中资本于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获得投资效益,增加产出和投入。待直接生产性部门发展到相当水平后,再利用一部分收入投资于基础设施部门,推动其增长。 利用联系效应理论,优先选择那些能产生最大引致投资的直接生产性部门,以其优先增长来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即一个国家在选择适当的投资项目优先发展时,应当选择具有显著的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的产业,在发展中国家通常为进口替代工业。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是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考虑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即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中,通过这些产业的优先发展以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问题51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基本观点?

解答: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由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于其《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1957)一书中提出。基本观点:⑴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缓慢增长。基本含义是:市场运行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经济力量以累积的方式相互作用,并引起一系列变化推动经济系统进一步脱离它的初始位置。这否定了新古典理论的任市场力量发挥作用而产生区域均衡趋势的比较静态模型。⑵经济发展过程不是同时产生并均匀地扩散的,市场的力量通常是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距。要缩小区域差距惟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加强国家干预。⑶超前增长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将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回流效应(极化效应),表现为资金和劳动力由外围向中心的流动,导致外围区域的经济衰退;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资金和技术由中心区向外围流动,但这种扩散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才能促使外围区域的经济发展。⑷循环累积的三个环节:初始变化、二次强化、最终的上升和下降过程。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扩散作用比回流效应要小得多。在扩散和回流这两种力量悬殊的运动过程中,发达地区的经济不断上升而落后地区的经济则不断下降,出现马太效应。

问题52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政策主张?

解答: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政策主张:⑴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有较强增长势头的地区,求得较好的投资回报和较快的增长速度。⑵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要防止累积性循环因果造成的贫富差距的无限制扩大。政府应主动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问题53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理论缺陷?

解答: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理论缺陷:⑴在政府干预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国家都成立了经济开发署或类似组织,致力于落后地区的开发。这虽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大多数地区并没有因为政府干预而脱贫致富,成效并不显著。⑵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性。一些先进地区,如不致力于创新,也可能从发展的高梯度上掉下来成为经济困难地区,如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和英国的威尔士地区等。

问题54 增长极理论的基本观点?

解答: 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增长极概念的解释》(1955)一书中提出。基本观点:⑴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部门或者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⑵经济增长并不是在每个部门或地区按同一速度平衡增长。而是在不同部门或地区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⑶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集中分布于特定的地区或大城市,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⑷增长极通过所在部门或地区产生支配性影响,从而不仅使所在部门或地区获得优先增长,而且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迅速发展。

问题55 部门增长极的作用机制与构成条件?

解答: 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是部门增长极的作用机制。扩散效应:增长极(推进型产业)通过产业关联(即前向联系、后向联系、旁侧联系)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以增长极为核心的产业综合体。乘数效应:推进型产业单位投入导致成倍的经济增长。能产生高度的链锁能力是构成部门增长极的条件,链锁能力可通过钱纳里沃特赖伯指数,即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测度。

问题56 城市与区域(腹地)的相互作用?

解答: 城市区域(腹地)的相互作用,加拿大经济学家赫根斯(B.Higgins)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阶段Ⅰ:发展早期阶段,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地,城市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乡村地区。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导致城市增长的乡村地区的初级部门的扩张,城市和其边缘区域被统一在这个发展过程之中。大量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阶段Ⅱ:随着工业化和经济结构变化,大部分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市工业和服务业。工业区位主要是由矿产、森林、能源以及农产品的分布所决定,运输成本是决定城市工业区位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城市在接近自然资源的地点成长,城市的扩散效应集中在区域范围内。城市是它所在区域的增长极。阶段Ⅲ:随着结构的继续转换,城市中的主导部门转变为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如电子、光学、计算机和高级服务等。运输成本不再是决定城市吸引范围的重要因素。此时,大都市再次成为中心地。但与第一阶段不同,它不是与所在区域的初级部门的扩张结合在一起,而是与整个城市体系增长结合在一起。

问题57 增长极理论的进展?

解答: 理论进展:⑴经研究发现:实施增长极战略有赖于创造一个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增长极的乘数效应可表示为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程度的函数。区域乘数等于区域专门化系数的倒数。多样化程度越高,区域乘数作用就越大。⑵发达国家的萧条区域,产业结构和城市体系发育较为成熟,存在比较完善的产业关联和空间结构,引进一个新极将产生较强的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这就是增长极战略在发达国家成功实施的原因。⑶不发达地区实施增长极战略还应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改革,否则,增长极实质上仍然可能是一个飞地。

问题58 论述梯度理论?

解答: 梯度理论由我国学者夏禹龙、冯之俊在《梯度理论与区域经济》一文中提出。基本观点:区域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差异,需用综合反映地区国民收入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综合指标,才能衡量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即梯度。梯度理论的理论基础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经济部门分为三类:兴旺部门(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和衰退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梯度推移是梯度理论的运行机制,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再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向低梯度区域推移。梯度推移的载体是城市系统,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创新从发源地向周围邻近城市推移;二是创新从发源地向远距离的次级城市推移。其政策主张:经济布局的重点选择应该根据区域梯度来决定。首先要重点发展高梯度地区,国家给予重点扶持,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消化、吸收,然后依次向低梯度的区域推移。随经济发展,推移的速度将加快,从而带动低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逐步达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

问题59 梯度理论的发展?

解答: 梯度理论的发展:⑴反梯度推移论。主要观点:区域的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次序不能完全按照其所处的梯度,而应该主要依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条件来定。处于低梯度的区域,也可以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实行跳跃式发展。如果按照梯度推移,低梯度地区将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区域不平衡将永远得不到改善。⑵并存论。区际经济技术的空间推移同时存在三种形式:纯梯度式、纯跳跃式和混合式。⑶主导论。认为区际梯度推移从不同层次观察的确存在多种形式,但总体上起主导作用的是梯度推移。其他推移形式只是发生在少数领域、个别区域或特殊时期。

问题60 经济活动地域过程的阶段?

解答: 从极化与扩散的关系来看,经济活动的地域过程大致可分为离散、极化、扩散和成熟四个基本阶段:⑴离散阶段是以农业为产业主体的阶段;⑵极化阶段是工业快速增长并逐步成立为区域的主导产业的阶段;⑶扩散阶段是经济结构逐步综合化、加工深度化、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成为产业主体的发展阶段;⑷成熟阶段是经济的高度繁荣、社会信息化、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的发展阶段。

问题61 点-轴开发模式的工作步骤?

解答: 点-轴开发模式的工作步骤:(1)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2)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并且要明确其地位、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服务、吸引区域;(3)确定点和轴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

问题62 区位理论的三个阶段?

解答: 区位理论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古典区位论。起始时间为19世纪20年,研究对象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追求目标是成本最低,理论特色以微观的静态、平衡为主,代表人物是杜能和韦伯。(2)第二阶段:近代区位论。起始时间为20世纪30年代,研究对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城市,追求目标是市场最优,理论特色以宏观的静态、平衡为主,代表人物是克里斯塔勒和廖什。(3)第三阶段:现代区位论。起始时间为20世纪50年代,研究对象为城市和区域,追求目标是优势最显,理论特色以宏观的动态、平衡为主,代表人物是俄林和哈格斯特朗。

问题63 简述古典区位论?

解答: 古典区位论最早可追溯到德国的经济学家杜能的农业区位研究,后经德国学者韦伯、克里斯塔勒和廖什等的研究和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古典区位论:(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理论背景是为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生产方式,其目的是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杜能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假定和后来被誉为杜能圈的理论结论。(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韦伯通过他提出的重要概念(区位因子和原料指数)以及基本假定(已知原料地的地理分布、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劳动力成本固定、没有流动性和无限供应),得出了工业企业区位的三种模式:运费指向论、劳动费用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3)克里斯塔勒的城市区位理论。理论目的是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中心地的考察,得出了三角形聚落分布和六边形市场区的空间组织结构的结论,影响极为深远。

问题64 产业区位的一般特征?

解答: 产业区位的一般特征有:(1)R部门(研究与开发密集型产业)的地域分布最为集中:主要位于大城市或科研机构密集的地区。(2)K部门(知识密集型产业)既有集中亦有分散趋势:主要位于大城市和重要枢纽地区,但随知识扩散,地域上有分散的趋势。(3)C部门(资金密集型产业)地域分布相对分散:多趋向于原料产地和交通中心,但随技术进步,对原料地的依赖性呈现减弱的趋势。(4)L部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布最为广泛:主要分布于工资水平较低的地区。它对于先进的交通、通讯及服务设施没有特殊要求。(5)S部门(不受国外竞争影响的产业)的分布很有特色:主要集中于城市。

问题65 选择原料地或消费地指向的影响因素?

解答: 选择原料地或消费地指向的影响因素有:⑴原料和产品的运费。原料指数大于1。⑵原料和产品的易腐性。⑶原料和产品的可运性。⑷原料和产品的价格。⑸原料可替代性及所用原料种类。

问题66 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解答: 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是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即需求门槛,因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而不同。一般而言,电力、钢铁、石油、化工与机械制造等资本密集的装置型传统工业的需求门槛很高,而一般轻工业部门则需求门槛较低。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尤其是传统商业活动中的零售业,不同的经营类型与规模对应于比较固定的市场地域的范围与规模。二是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不仅有规模之差,更有内容之别,不同的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市场特性往往是由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的特点而引起的。不同区域由于不同的消费习惯,需求层次往往并不相同。消费需求偏好可以在区际流传、扩散和普及。三是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包括市场竞争环境、市场秩序与管理和市场意识。

问题67 区域分工产生的原因?

解答: 区域分工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包括了区域分工的两个必要前提:一是人类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间断和差异,二是产品的区际交换和贸易;内因指区域分工是由经济过程的内在机制决定的,分工协作产生的各种利益才是驱动区域分工协作发生发展的直接动力和内在原因。但是追求区域利益并不是区域分工的唯一内因,全国整体利益也是区域分工的驱动力,而且通常更为重要,局部服从全局思路有时会牺牲区域利益,形成政府计划调控下的区域分工格局。

问题68 区域分工的基本类型?

解答: 区域分工有两种基本分类。1、按照分工所处的水平不同可分为垂直分工、水平分工和混合分工(传统分类)。垂直分工表现为不同生产阶段和不同生产水平之间的分工,其基本特征是各地区的专门化产品属于不同的产业层次,增值率差异较大。垂直分工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资源加工型,二是零部件组装型,三是纯贸易型,即两地交换的产品主要是为了最终消费的目的,而不是把它作为中间产品投入社会再生产。水平分工表现为生产水平基本相近的区域间的分工,可分为部门内分工和部门间分工,指工业制成品生产的分工。其基本特征是两地在同一产业层次上进行的专门化生产。混合分工指地区专门化生产既参与垂直分工,又参与水平分工。2、根据资源差异的分类方案,包括以自然资源差异为基础的分工、以社会资源差异为基础的分工和以规模结构差异为基础的分工。

问题69 区域分工的原则?

解答: 区域分工的原则有:1、比较优势是区域分工的基本原则。区域间按比较优势进行的分工与贸易,可使参与方都从中获益。比较优势原则合理性的实质在于它能够实现产业分工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从而达到分工各方整体利益的最大化。2、区域补偿原则。由于各区域在生产和贸易上具有的优势不同,从而会产生贸易条件不平等所导致的不公平。为避免出现两极分化,产生马太效应,国家要采取区域补偿政策。主要有财政支持、经济开发、发展规划、政策优惠、人才和技术培训等。3、地区专业化和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追求区域产业分工专业化发展会造成生产布局的不平衡和区域产业片面、单一专业化,不可避免地造成损失。所以,应当追求生产的均衡布局,各个区域都应该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以片面反对片面,在实际中造成了不良的后果。首先,为防止出现单一的片面专业化,地区专业化部门需要适当地多样化。地区主导部门不易改变,但一般专业化部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其次,地区专业化部门的发展需要非专业化部门的支持,二者的发展必须保持协调。

问题70 马克思两部类分类法?

解答: 马克思按社会产品实物形态的最终使用方向进行划分,将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部类和生活资料部类,并相应地把生产这些产品的部类也分为两大类,即生产生产资料部类和生产生活资料部类。缺陷:1、有些部门难以归类,如运输、商业等。2、物资资料使用的多样性,难以界定。如合成氨,既是生产氮肥的原料,又是生活消费品腈纶的重要生产原料,具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双重属性。

问题71 库兹涅茨法则?

解答: 库兹涅茨在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产业结构演化的规律,配第克拉克定律即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将增加。进一步的研究。库兹涅茨的研究结论是结论:(1)农业部门(即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所占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2)工业部门(即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其劳动力相对比重却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3)服务部门(即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基本是上升的,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问题72 工业化过程中生产要素密集度转换规律?

解答: 随着工业结构的重心由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原材料工业向组装加工业的转移,工业的生产要素结构的重心也分别由劳动力到资金,再到技术的相应转移。要顺利完成工业化,需要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劳动力,以进入轻工业部门,需要积累足够的资金,以支持重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开发和获得先进技术,使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发展。

问题73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利弊分析?

解答: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弊端:(1)趋同造成经济效率损失。(2)趋同加剧资源短缺与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3)趋同增加了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困难。(4)趋同引起地区间市场封锁。(5)趋同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效应。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客观合理性:(1)国情特点。(2)运输成本和运输条件。(3)市场需求变动。(4)正常的趋同因素。(5)产业导向的动态化。(6)对外开放与利用外资的特点。

问题74 简答城市的起源?

解答: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出现与三次社会大分工存在密切关系。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出现了从事农耕业生产的固定居民点聚落,为城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聚落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常被称为居民点)。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中分离。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离开自然环境而相对独立,手工业者可以相对集中在一些交通便利与利于交换的地点,以手工业产品与农牧产品交换,这样的聚集地(市集)是城市的最初形态。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和物质生产部门分离。交易的繁荣和扩大逐步形成了许多手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地,市集逐步发展成为城市。这一阶段由于阶级的出现以及部落间战争,人类开始在聚集区周围筑城,出于军事、政治、宗教等目的,兴建了城市。

问题75 城市的一般分类?

解答: 早期城市的直接起因,往往不是经济因素而是与当时的政治和军事有关。时至今日,仍有少数军政功能的城市,但是多数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与经济或文化等因素有关。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型:1、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城等。2、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运转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3、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聚集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旅游城市、大学城等。任何城市都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承担某(几)种职能。承担的职能越少,其服务范围、人口规模就越小,在区域城市系统中的等级就越低。单一职能只能形成诸如集镇、渡口或采矿基地等小聚落,唯有身兼数职才有条件形成较高级的聚落。大城市之所以能形成,乃是身兼三种职能,并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结果。

问题76 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解答: 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有:1、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联系流和联系区域等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等级层次性。系统由不同等级层次的子系统构成。3、动态性。城镇体系中各城镇功能和形态都是变化的。

问题77 城镇体系的发育阶段?

解答: 按照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演变,可相应划分为:低水平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扩散阶段和高水平均衡阶段。

问题78 城镇体系的类型?

解答: 城镇体系的类型可按三种方式划分,1、以中心城市组合方式划分。分为单中心体系(指一个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和多中心体系。2、按区域的经济类型划分,分为矿区型、农业区类型体系以及流域型、铁路公路沿线型体系等。3、按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划分,可分为全国、省域、市域、县域城镇体系类型。

问题79 城镇体系的等级规律?

解答: 城镇体系的等级规律包括:1、等级规模法则。齐夫准则:城市规模和其级别可概括为一种函数关系,即:Pr=P1/rq,式中:Pr是城镇体系中第r级城市的人口数。P1为区内第一级或最大城市的人口数。r是城市的级别。q为参数,视地区而不同。当q=1时,则为规则序列分布。当q>1时,则为首位型城市分布,即首位城市的规模比其他城市大得多。当q<1时,则为中间序列比较发达型城市分布。2、首位城市法则。⑴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⑵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⑶首位度指数:包括2城市指数(首位度),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4城市指数:S4=P1/(P2+P3+P4);11城市指数:S11=P1/(P2+P3++P11),这比只考虑两个城市更能反映城市规模分布的特点。

问题80 论述区域经济政策的经济起因?

解答: 区域经济政策的经济起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消除困难地区的严重失业现象,实现或恢复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⑵促进经济增长。⑶从社会成本出发,使企业的区位选择与社会需要协调起来。从企业角度进行的区位选择可能不是最优的结果。通过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可以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决策,从而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⑷抑制大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的过度发展,使大城市规模保持最佳状态。⑸消除由于地区差异产生的通货膨胀压力。①快速增长地区的成本推动压力。②不发达地区由于消费攀比机制造成的需求拉动压力。⑹起源于市场在区域关系调节中的某些缺陷。首先,与产业经济问题不同,区域经济总是与一定的不可移动的空间相联系的。市场是通过调节产业经济活动来调节区域经济的。现代产业经济的四个基本特征都可能会造成区域经济的更加不平衡。一是农业比重的降低,农村劳动力转向城镇。二是制造业由于技术进步对原料的依赖度渐渐低于对市场的依赖度,原材料产区在开发后,萧条几乎不可避免。三是服务业的重要性不断增加,而利于服务业发展只是人口聚集的城市。四是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不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一定垄断的存在以及许多非市场因素的作用,使要素产业间流动更为困难。尽管空间不平等会最终缩小,但此起彼伏的萧条不可避免。⑺与市场力量相适应的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将由私人成本而不是社会成本来决定,在两者存在重大差别之处,可能造成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当。⑻在市场调节下,区际不平等竞争不可避免。极化效应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于扩散效应。平等产业竞争,同时会表现为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例如在落后地区人才、资金外流,区域贸易条件由于不同产业需求收入弹性不同而在不同方向变化问题。⑼靠市场实现资源在区际的倾斜配置或集中资源开发重点区域,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事。对于市场发育不良、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很不完善的我国,就更应该强调有计划商品经济基础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意义,重视区域政策作用。

问题81 区域政策的重点对象?

解答: 区域政策的重点对象包括两类区域。一类是区域发展重点区域:重点发展产业集中的区域和经济发展战略资源丰富的区域;另一类是区域调节的重点区域,即问题区域。包括:①贫困区域:扶贫和对贫困区的开发。②待开发区:以农业为主和缺乏基础设施的地区。③衰退区域:基本工业长期处于衰退状态的地区。④边境地区:国际或区际交界地区。⑤大都市区:人口或工业过度密集的城市区。

问题82 论述区域政策的作用?

解答: 区域政策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1、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区域政策。⑴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政策的作用和重点不同。⑵一般认为区域政策在过渡转型社会即经济起飞过程中的作用最为重要。⑶在起飞前漫长而缓慢的变化积累过程中,区域政策难以起到作用。⑷在发达社会,区域政策的重要性也已减退,重点在于对于萧条衰退地区的再开发以及过度密集的大都市的疏导。⑸只有在经济起飞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进入高潮、空间不平衡发展较快的时期才是区域政策真正发挥作用的时期,其重点在于重点发展区域的倾斜资源配置、资源富集区的开发以及为保证这一发展有序而对空间不平等问题的处理、贫困地区的开发等。2、不同经济体制下的区域政策。⑴在纯粹市场经济国家,计划是补充市场不完全性的工具,区域政策发挥的作用有限。美国是典型代表。⑵在混合型经济中,例如西欧一贯是作为调节区际收入和就业机会不平衡状况的工具,区域政策是福利导向型,而非效率导向型。⑶在计划经济国家,区域政策通常是效率导向型的。与混合型市场经济国家对不发达区域增加投资不同,计划经济国家是对具有增长潜力的区域直接投资。

问题83 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其职能?

解答: 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其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区域财政政策及其职能。核心内容是通过政府财政部门向落后地区提供额外的财政资金,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的调控。(2)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及其职能。核心内容是对全部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的调控。(3)国家区域投资政策及其职能。计划经济国家,中央政府具有绝对的投资决策权。国家区域投资政策往往成为这些国家所制定的中长期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国家,生产性项目建设资金一般读来自于私人机构,其国家区域投资政策的力度要小得多。(4)国家区域产业政策及其职能。其目的是要形成符合中央政府愿望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主要是在计划经济国家中实施。这是因为要对企业投资和经营活动进行直接干预。(5)地方区域经济政策的类型及其职能。市场经济比较规范的国家和严格实行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地方政府被授予的经济管理权限较小,实际可以采用的地方经济政策的类型及其职能是受到严格限制的。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处于转轨期的国家,地方政府往往被授予了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问题84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解答: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传统理论,假定完全竞争和无规模经济,按照这种假设,各投入要素具有收益递减的性质,到一定阶段产出增长率最终趋近于零,最终,均衡的经济增长将趋向于经济增长停滞的一种稳定状态。二是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引入技术进步,这使要素生产率增加,以抵消递减的影响,解释了长期的经济增长。但索洛的技术进步是外生的,不具有排他性,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最终导致竞争均衡,经济增长最终又会回到原有路径。三是罗默、卢卡斯、斯科特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强调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在这种假设下技术进步成为经济系统可以控制的内生变量。经济增长源泉集中在投资、知识、人力资本等方面。把知识区分为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认为一般知识产生外在经济效应(水平效应),专业化知识产生内在经济效应(垂直效应),二者的结合不仅使本身产生递增的收益,也使资本、劳动力等非知识要素的收益递增,保证了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知识积累也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参考资料:包括各种参考文献,书籍、文章、参考书,以及相关学科的协会,网站等。

《区域经济学》考试题目(一)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建国后,指导我国区域发展的支柱是区域平衡布局原则和建立相对完整的各区经济体系的思想。(正确)

2、区域经济权益独立性与国家经济权益独立性相比,显得更为隐蔽。(正确)

3、区际差异是区域间竞争与合作的基础,它本身是一个中性概念,并不含有价值判断的成分。(正确)

4、新古典理论认为,劳动和资本区际逆向流动是区域不平衡发展的重要原因。(错误)

5、区际开放的不列颠模式是:先国际开放后区际开放。(错误)

6、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萧条区就是经济不发达地区。(错误)

7、若从动态角度考察,不具有静态比较优势的产业有可能成长为主导产业。(正确)

8、等级扩散属于近域扩散,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错误)

9、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产业体系和产业关联来完成的。(错误)

10、区域经济学认为,对于基础产业,应当争取在区域范围内相对平衡。(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的主观派认为(A)

A、一切区域都是假的。

B、只有行政区,没有经济区。

C、区域是独立存在的实体。

D、区域只有在经济发展中存在。

2、一国内部既存在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而且这两个区域中又存在着先进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这种现象称为(D)

A、双重错位B、二元经济C、嵌入式经济D、双二元结构

3、中央政府政策,层层传达,先省城、继之市县,最后到达乡镇,这种现象在区域经济中被称为(C)

A、波状扩散B、辐射扩散C、跃迁扩散D、层次扩散

4、空吸泵在区域经济学中特指(C)

A、城市B、企业C、增长极D、核心区

5、下列哪类行业使用了增重原料(C)

A、棉纺厂B、金属构件厂C、啤酒厂D、粗钢冶炼厂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划分经济梯度时,下列哪些指标可以使用(ACD)

A、失业率B、资源禀赋率C、劳动力素质D、科技水平

2、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对经济增长会产生利弊两种效应,其中有利的影响因素有(ABC)

A、资源稀缺B、技术创新C、聚集效益D、增长所必需的扩散与转移

3、新古典区域增长理论的劳动和资本的逆向流动指(BC)

A、劳动从发达区域流向欠发达区域。

B、劳动从欠发达区域流向发达区域。

C、资本从发达区域流向欠发达区域。

D、资本从欠发达区域流向发达区域。

4、属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有(ABC)

A、倒U型理论B、梯度理论C、增长极理论D、大推动理论

5、下列哪些指标可以作为选择主导产业的指标(ABD)

A、区位商B、需求收入弹性C、垄断程度D、比较劳动生产率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区域分工

答:区域分工指劳动的地域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地域划分和独立化,是一国内各区域在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实行区域专门化生产,并通过区际贸易实现其专门化部门生产价值与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

2、极化效应

答:极化效应指在区域经济相互依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这是由于发达地区高工资、高利润、高效率及完善的生产和投资环境,不断吸引落后地区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从而使其经济趋于萎缩,区际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的发展是以另一方的牺牲为代价的。

3、地区封锁

答:地区封锁指地方政府或其职能部门通过行政权力建立市场避雷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商品、技术、经济情报、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封锁。

4、集聚经济

答:聚集经济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

5、产业空心化

答:产业空心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和资本大量地迅速地转移到国外和区外,使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急剧下降,造成制造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

6、区位

答:区位指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区域问题的特性

答:1、中观性。由于传统的经济分析手段从微观到宏观之间出现了断层,因此,宏观和微观经济理论体系中已经十分完备的分析手段往往很难对中观层次的经济行为作出满意解释。2、开放性。区域经济问题没有严格的界定和范围,它既不像微观经济有个体或企业作为行为主体,有不像宏观经济有国家作为行为主体。对其进行规范化处理往往遇到合理无界的阻碍,遇此又往往不得不依托行政区域,结果行政割据和地区封锁又可使区域开放度下降。3、非理性区域经济既受中央政府政策手段的调控,又受到地方的干预和影响,加之地方政府并不构成区域经济的经营主体,因此区域经济问题的非经济成分很高,表现在地方政府的目标和行为往往不是依据经济规律,而是依据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2、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利弊

答: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弊端:(1)趋同造成经济效率损失。(2)趋同加剧资源短缺与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3)趋同增加了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困难。(4)趋同引起地区间市场封锁。(5)趋同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效应。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客观合理性:(1)国情特点。(2)运输成本和运输条件。(3)市场需求变动。(4)正常的趋同因素。(5)产业导向的动态化。(6)对外开放与利用外资的特点。

3、造成扩散效应的主要原因 

答:⑴发达地区可通过产业关联带动落后地区产业相应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形成投入产出上互相衔接的互补型关系。⑵相关性投资和技术。发达地区常常会谋求在落后地区建立自己的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基地。⑶移民和隐蔽性失业的消除。移民初期会丧失一些精英,但移民的继续和大批劳动力流动,一般会消除原来广泛存在于落后地区的隐蔽性失业。⑷产业变迁和转移在动态发展中丧失比较利益或因过渡聚集而不经济的产业,也会逐步向落后地区转移。⑸企业家精神等社会价值观念的传播。

六、论述题(15分)

论述区域经济政策的经济起因。

答:区域经济政策的经济起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消除困难地区的严重失业现象,实现或恢复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⑵促进经济增长。⑶从社会成本出发,使企业的区位选择与社会需要协调起来。从企业角度进行的区位选择可能不是最优的结果。通过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可以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决策,从而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⑷抑制大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的过度发展,使大城市规模保持最佳状态。⑸消除由于地区差异产生的通货膨胀压力。①快速增长地区的成本推动压力。②不发达地区由于消费攀比机制造成的需求拉动压力。⑹起源于市场在区域关系调节中的某些缺陷。首先,与产业经济问题不同,区域经济总是与一定的不可移动的空间相联系的。市场是通过调节产业经济活动来调节区域经济的。现代产业经济的四个基本特征都可能会造成区域经济的更加不平衡。一是农业比重的降低,农村劳动力转向城镇。二是制造业由于技术进步对原料的依赖度渐渐低于对市场的依赖度,原材料产区在开发后,萧条几乎不可避免。三是服务业的重要性不断增加,而利于服务业发展只是人口聚集的城市。四是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不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一定垄断的存在以及许多非市场因素的作用,使要素产业间流动更为困难。尽管空间不平等会最终缩小,但此起彼伏的萧条不可避免。⑺与市场力量相适应的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将由私人成本而不是社会成本来决定,在两者存在重大差别之处,可能造成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当。⑻在市场调节下,区际不平等竞争不可避免。极化效应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于扩散效应。平等产业竞争,同时会表现为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例如在落后地区人才、资金外流,区域贸易条件由于不同产业需求收入弹性不同而在不同方向变化问题。⑼靠市场实现资源在区际的倾斜配置或集中资源开发重点区域,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事。对于市场发育不良、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很不完善的我国,就更应该强调有计划商品经济基础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意义,重视区域政策作用。

《区域经济学》考试题目(二)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乘数是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程度的一个线形函数。(正确)

2、摆脱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在于提高生产率水平。(错误)

3、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是倾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地区差距。(正确)

4、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增长极战略,极有可能造成飞地经济。(正确)

5、我国实施的严格户籍管理制度,与我国实施的重化工业先行发展战略有关。(正确)

6、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曾是我国区域划分方案,其中一线地区指沿海地区。(错误)

7、用一产业失重原料生产,工厂趋向于原料地。(正确)

8、增长极战略在欧洲于北美的实践的不同之处在于:欧洲强调城市增长极,北美强调部门增长极。(错误)

9、自然资源的区际差异是形成地区差距的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错误)

10、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是导致产业空心化的原因之一。(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受制于短线部门的有限供给能力,这称为社会生产的(B)

A、波及效果B、木桶效应C、生产诱发D、需求诱发

2、过密地区与过疏地区是哪国的地区划分方案。(D)

A、美国B、法国C、意大利D、日本

3、可以用下列哪个指标分析国际或区际开放程度。(C)

A、比较优势B、产业集中度C、出口依存度D、霍夫曼系数

4、增长极概念是建立在抽象的(A)

A、经济空间B、几何空间C、地理空间D、系统空间

5、产业内分工与贸易的前提条件是(C)。

A、生产率水平  B、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

C、规模经济    D、贸易条件的改善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地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思想表现为(ABD)

A、不能片面强调地区专业化,而形成单一的或畸形的地区经济结构。

B、不能片面强调地区综合发展,而形成门类齐全、自成体系的地区经济结构。

C、主导产业可有可无。

D、围绕主导产业必须有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

2、改革开放以来,导致我国地区差距拉大的经济因素有(BCD)

A、财政体制改革    B、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C、乡镇工业的发展  D、利用外资的规模

3、下列哪些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CD)

A、区域差异国家干预      B、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C、贫困区开发            D、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4、美国双重制衡原则的内容包括(AC)

A、三权分立B、竞选制度C、中央与地方关系D、两党制

5、下列属于专门化职能的城市有(BCD)

A、宁波B、桂林C、秦皇岛D、攀枝花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马太效应

答:马太效应指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区域经济中的马太效应表现为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

2、假城市化

答: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城市地域集中,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也就是说,城市中居住着大量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称为假城市化。

3、区域公平与效率

答:区域公平可定义为区域间社会成员收入的均等化,区域效率可定义为一个国家内各地区资源的有效配置。区域间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体,公平优先似乎会降低效率,而效率优先又似乎会减少公平。

4、规模经济

答:规模经济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费用曲线向下倾斜。规模指生产条件改变时的生产批量,规模经济最初是从设备、生产线等角度提出的。

5、支柱产业

答:支柱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支柱产业不同于主导产业,虽然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却较小,或者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

6、区位因素

答:区位因素指区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四类因素:地区性投入、地区性需求、输入的投入和外部需求。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新古典主义区域增长理论的均衡途径

答:均衡途径:⑴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出,即边际劳动产出(MPL)和边际资本产出(MPK)是资本劳动比率(K/L)的反函数。⑵完全竞争条件下,MPL等于实际工资。⑶由于生产函数相同,则K/L较高的区域就有较高的实际工资和较低的MPK;K/L较低的区域将出现较低的实际工资及较高的MPK。此外,整个区域经济并未处于均衡状态。⑷资本为追求更大收益,资本将从高工资区域流向低工资区域,而劳动力的流向正好相反。这一流动过程将持续到区际要素收益均等为止。⑸低工资、低收入区域由于享有较高的资本积累率和更快的工资增长率,就要比其他区域增长得更快一些。区域人均收入就将存在一个趋同的过程。

2、区位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区位理论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古典区位论。起始时间为19世纪20年,研究对象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追求目标是成本最低,理论特色以微观的静态、平衡为主,代表人物是杜能和韦伯。(2)第二阶段:近代区位论。起始时间为20世纪30年代,研究对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城市,追求目标是市场最优,理论特色以宏观的静态、平衡为主,代表人物是克里斯塔勒和廖什。(3)第三阶段:现代区位论。起始时间为20世纪50年代,研究对象为城市和区域,追求目标是优势最显,理论特色以宏观的动态、平衡为主,代表人物是俄林和哈格斯特朗。

3、造成极化效应的主要原因

答:(1)选择性移民。移民往往是那些关键技术人员、管理者和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年轻人,并非隐蔽性失业人员。(2)制造业竞争。同产业的竞争将造成落后地区低效率的制造业的衰退。(3)不利的贸易条件。落后地区往往是资源及初级产品的提供者,也成为发达地区保护性制造业产品的销售市场。(4)资金流失。有限的资金会伴随选择性移民而外流(资金闲置或利用低下)。

六、论述题(15分)

论述梯度理论。

答:梯度理论由我国学者夏禹龙、冯之俊在《梯度理论与区域经济》一文中提出。基本观点:区域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差异,需用综合反映地区国民收入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综合指标,才能衡量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即梯度。梯度理论的理论基础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经济部门分为三类:兴旺部门(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和衰退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梯度推移是梯度理论的运行机制,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再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向低梯度区域推移。梯度推移的载体是城市系统,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创新从发源地向周围邻近城市推移;二是创新从发源地向远距离的次级城市推移。其政策主张:经济布局的重点选择应该根据区域梯度来决定。首先要重点发展高梯度地区,国家给予重点扶持,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消化、吸收,然后依次向低梯度的区域推移。随经济发展,推移的速度将加快,从而带动低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逐步达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

《区域经济学》考试题目(三)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既有可能加剧竞争,又有可能限制竞争。(正确)

2、实施增长极战略有赖于创造一个多样化经济结构。(正确)

3、我国的高集中度行业和低集中度行业的销售利润率长期保持均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实行的价格控制。(正确)

4、8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际开放和区际开放都得到很大的发展。(错误)

5、经济区划工作要尽量考虑行政区的完整性。(正确)

6、在循环累积过程中,扩散效应总是大于极化效应的。(错误)

7、产业分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同类产业的排斥性。(正确)

8、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本质上并不会形成冲突。(错误)

9、一般说来,公平与效率是矛盾的,但经济公平与效率可以达成有机统一。(正确)

10、城市及其腹地形成的经济区是功能经济区。(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一个地区,随着一种产业的生产能力扩大,就会更集约地利用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从而产生节约,这种现象称为(C)

A、规模经济B、聚集经济C、地方化经济D、城市化经济

2、优中选优、劣中选优的思想属于(B)

A、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  B、区域分工与协作思想

C、区域均衡发展思想    D、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思想

3、技术的空间扩散遵循逻辑斯蒂曲线,该曲线形状为(D)

A、L型  B、U型  C、M型  D、S型

4、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区域对象是(C)

A、行政区B、行政-经济区C、经济区D、自然区

5、雁形工业发展形态论的提出者是(C)

A、弗农B、胡佛C、赤松D、小岛清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区位因素的有(ABD)

A、投资者偏好B、劳资关系C、意识形态D、利率

2、导致极化效应产生的因素有(BC)

A、企业家精神的传播     B、选择性移民

C、发达区域的投资机会   D、欠发达区域区际贸易条件的改善

3、筱原双基准指(AB)

A、收入弹性基准     B、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C、技术进步率基准   D、边际生产率基准

4、下列哪些国家的地区差距问题表现的不甚明显。(CD)

A、巴基斯坦B、意大利C、荷兰D、瑞士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扩散效应

答:扩散效应指在区域相互依存的经济发展中,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这主要是通过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购买力或投资增加,以及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移民而提高落后地区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的过程来实现,从而使区际差距不断地缩小。

2、朝阳产业

答: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进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在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兴盛状态的产业部门。主要指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如微电子、激光、新材料、新能源、空间开发、海洋开发、卫星通讯、生物工程等产业部门。

3、水平分工

答:表现为生产水平基本相近的区域间的分工,可分为部门内分工和部门间分工。指工业制成品生产的分工。其基本特征是两地在同一产业层次上进行的专门化生产。

4、集中度

答:集中度指衡量经济活动空间分布聚集或分散程度尺度,分绝对集中指标和相对集中指标两类指标。

5、城市化

答:城市化有四个方面的含义:⑴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增加和集中点扩大。⑵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⑶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⑷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6、比较优势陷阱

答: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区域政策的重点对象

答:区域政策的重点对象包括两类区域。一类是区域发展重点区域:重点发展产业集中的区域和经济发展战略资源丰富的区域;另一类是区域调节的重点区域,即问题区域。包括:①贫困区域:扶贫和对贫困区的开发。②待开发区:以农业为主和缺乏基础设施的地区。③衰退区域:基本工业长期处于衰退状态的地区。④边境地区:国际或区际交界地区。⑤大都市区:人口或工业过度密集的城市区。

2、产业区位的一般特征

答:产业区位的一般特征有:(1)R部门(研究与开发密集型产业)的地域分布最为集中:主要位于大城市或科研机构密集的地区。(2)K部门(知识密集型产业)既有集中亦有分散趋势:主要位于大城市和重要枢纽地区,但随知识扩散,地域上有分散的趋势。(3)C部门(资金密集型产业)地域分布相对分散:多趋向于原料产地和交通中心,但随技术进步,对原料地的依赖性呈现减弱的趋势。(4)L部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布最为广泛:主要分布于工资水平较低的地区。它对于先进的交通、通讯及服务设施没有特殊要求。(5)S部门(不受国外竞争影响的产业)的分布很有特色:主要集中于城市。

3、区域差异的过程与机制

答: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提出倒U型理论,认为区域间增长差异呈现倒U型变化过程。随着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首先扩大,而随着经济成熟而缩小。倒U型变化过程有两种情况,一是区域差异随增长先缓慢扩大,达到一定程度后快速缩小,二是区域差异先快速扩大,后缓慢缩小。区域差异过程机制:当极化效应为主时,将产生区际不平衡的加剧,当扩散效应为主时,区际不平衡减弱。扩散效应只有在经济发展到相当高水平时才会达到。

四、论述题(15分)

区域经济与国家经济的共性及差别

答:区域经济与国家经济既有共性亦有显著差别。共性:它们都有经济上的全局性、综合性和宏观性等特征。可以把国家视为更大一级的广义区域。差别:1、区域经济比国家经济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一国内区域经济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远高于国际间。同一货币,几乎不存在贸易壁垒(关税、配额、补贴、反倾销等),生产要素流动很少受到法律、政治、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其流动性很强。2、区域经济权益独立性比国家经济权益独立性较低,至少表现得更为隐蔽。国家经济中各国都以本国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公开以关税、汇率等手段保护本国利益。而区域经济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要受顾全大局的制约,服从国民经济全局协调发展的需要。区域间割据手段(地方保护主义)也更为隐蔽。3、区域经济关系比国际经济关系具有更大的可协调性。一国内部的各个区域的经济利益从长远看是根本一致的,与国际经济中一国往往只能被动地适应形势变化不同,通过中央政府的作用,区域经济不但事后更易协调,而且更能事先予以计划控制。不过应该注意勿将区域经济上升为民族矛盾。4、区域政策制定者通常缺乏中央政府拥有的政策工具。如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发行货币、管理海关业务、设立银行和对外举债等。

《区域经济学》考试题目(四)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思想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正确)

2、我国的三线地区以长城、京广线、秦岭和乌鞘岭为界。(错误)

3、比较优势的思想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正确)

4、区际开放的美利坚模式是:先国际开放后区际开放。(正确)

5、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发展战略往往比实施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效果好。(错误)

6、公平与效率中的公平往往指经济公平,而不是社会公平。(错误)

7、大推动理论强调,对几个相互补充的行业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原因是为了克服来自于需求于供给的不可分性。(正确)

8、从增长极的实施效果看,发达国家强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正确)

9、同类或不同类的产业都有可能造成空间聚集现象。(正确)

10、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是由最初的引力模型逐步发展起来的。(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中的布麦浪(飞旋镖)效应指(D)

A、不发达地区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转移

B、发达地区生产要素向不发达地区转移

C、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输出初级产品。

D、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投资致使其原有产业受到的竞争加剧。

2、一般区位论的创立者是(B)

A、韦伯B、俄林C、哈格斯特朗D、廖什

3、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以相对发达区域的较高收入,通过政府财政,支持相对不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这符合(B)

A、公正原则B、补偿原则C、效率规则D、互补规则

4、区域经济学家对市场区的实证研究发现,下列哪类行业的人口数于营业区的相关程度最低。(C)

A、服装B、百货C、医务D、邮政

5、随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中轻工业比重逐渐下降,重化工业比重逐步上升,这称为(C)

A、配第克拉克定律B、产业空心化C、霍夫曼定理D、产业高级化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哪些行业属于地方性行业。(ACD)

A、家具制造业B、医药工业C、饲料工业D、食品制造业

2、伴随规模经济,会产生(ABC)

A、聚集经济B、外部经济C、地方化经济D、城市化经济

3、下列哪些命题是正确的。(ABD)

A、要素的区际流动是实现区域均衡的一个作用机制。

B、要素的区内部门间流动是实现区域均衡的一个作用机制。

C、统一市场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实现区域均衡。

D、区域均衡的实现有赖于国家干预。

4、梯度推移的方式有(ABD)。

A、纯跳跃式B、纯扩散式C、混合式D、纯梯度式

5、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有(ABC)。

A、规模经济B、竞争性C、开放性D、市场封闭性

四、名次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选择性移民

答:指移民具有选择性,移民往往是那些关键技术人员、管理者和具有企家精神的年轻人,并非隐蔽性失业人员。

2、区域补偿

答:由于各区域在生产和贸易上具有的优势不同,从而会产生贸易条件不平等所导致的不公平。为避免出现两极分化,产生马太效应,国家要采取区域补偿政策。主要有财政支持、经济开发、发展规划、政策优惠、人才和技术培训等。

3、乡村城镇化

答: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业生产。离土不离乡的政策倾向导致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这称为乡村城镇化。

4、相对效率工资

答:货币工资(W)与生产率增长率(T)的比例(W/T)。W/T值越低,产出增长率越高。

5、经济空间

答:指存在于经济元素之间的抽象的经济结构关系,或者称为部门的或产业的结构关系。并非具体几何空间或地理空间。在经济空间中,经济元素之间存在着不均等的相互影响,一些经济元素支配着另一些经济元素。

6、极化区域

答:极化区域是由若干异质连续地域构成的、在功能上联系紧密的区域。异质部分通过围绕增长极(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带动单位)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这是从有内聚力的区域的空间组织形式上看区域性质,区内被某种形式的流动性联系起来。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区域有哪些共同的性质。

答:不论按哪种方式划分区域,一般都有以下两种共性:⑴区域内某种事物的空间连续性,即内部的同质性。如自然地理区域在地表上点、线、面的连续性等等。无连续性或连续性间断,区域中便会出现飞地。当然这种连续性只是某一方面的,如在行政区划中,自然的经济联系就常常被人为地割断。⑵区域内某种事物的同类性或联系性在区域间则构成差异性,即对外的异质性。同质性和异质性实际上是统一的,是一个标准的两个方面和两种表述。

2、扩散作用的方式

答:从扩散作用在地域上的展开过程来看,有以下四种:⑴波状扩散:主要发生在较大的区域之间。⑵辐射扩散:是由一个城市向四周的扩散,主要发生在该城市中心所影响的城市经济区范围内。⑶等级扩散:生产要素按照规模等级由高到低的逐步扩散,此时距离的影响降低到次要地位。⑷跳跃式扩散:是等级扩散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生产要素可以跨越距离的限制,直接在区域之间各自的首位节点扩散。前两种属于区域经济的近域推进,后两种属于区域经济的远域扩张。

3、地区封锁的后果

答:地区封锁的后果包括:(1)实行地区封锁的后果只能是落后地区更落后,先进地区更先进,加剧两极分化。(2)地区封锁违背了自愿、平等、公平的市场交易原则,损害了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3)地区封锁行为既阻碍市场竞争,又导致不合理的市场结构,是一种排斥、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

六、论述题(15分)

城市于区域(腹地)的相互作用。

答:城市区域(腹地)的相互作用,可划分为三个阶段。阶段Ⅰ:发展早期阶段,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地,城市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乡村地区。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导致城市增长的乡村地区的初级部门的扩张,城市和其边缘区域被统一在这个发展过程之中。大量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阶段Ⅱ:随着工业化和经济结构变化,大部分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市工业和服务业。工业区位主要是由矿产、森林、能源以及农产品的分布所决定,运输成本是决定城市工业区位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城市在接近自然资源的地点成长,城市的扩散效应集中在区域范围内。城市是它所在区域的增长极。阶段Ⅲ:随着结构的继续转换,城市中的主导部门转变为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如电子、光学、计算机和高级服务等。运输成本不再是决定城市吸引范围的重要因素。此时,大都市再次成为中心地。但与第一阶段不同,它不是与所在区域的初级部门的扩张结合在一起,而是与整个城市体系增长结合在一起。

《区域经济学》考试题目(五)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资源与生产能力、经济要素的双重错位并不是导致区域差距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的因素。(错误)

2、现阶段我国的地区差距,比起大多数国家在历史上曾出现的最高地区差距,程度上要小得多。(错误)

3、旧中国民族资本工业与官僚资本工业在地域分布上是统一的。(正确)

4、随放权让利改革,我国地方利益意识加强,地方在经济分析也可以作为一级经济主体。(正确)

5、根据各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将其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错误)

6、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区域计划与政策。(正确)

7、扶植幼小产业说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都有同样的实践意义。(错误)

8、我国的省内市场和大区市场是区际贸易的主要市场。(正确)

9、我国的T型开发模式是沿海岸线、沿陇海线两条轴线来开发的。(错误)

10、区域是一个具有明确边界的地域单元。(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的客观派认为(D)。

A、自然区域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不能客观存在。

B、没有真实的区域。

C、所有的区域都是客观独立存在的实体。

D、区域的存在与人们的主观意识无关。

2、产业内分工与贸易的前提条件是(C)。

A、生产率水平  B、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

C、规模经济    D、贸易条件的改善

3、下列哪个企业反映了钢铁企业从原料指向型转变韦消费指向型。(D)

A、本钢B、包钢C、马钢D、宝钢

4、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地区差距,这一论断最初由谁提出。(A)

A、缪尔达尔B、赫希曼C、佩鲁D、凯恩斯

5、下列哪个理论属于区域经济结构均衡理论。(D)

A、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B、核心边缘区理论

C、新古典主义区域增长理论  D、大推动理论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生产要素包括(ACD)。

A、技术B、资源C、劳动力D、企业家精神

2、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形成的城市群地区有(BCD)。

A、胶东半岛B、辽中南地区C、沪宁杭地区D、珠江三角洲

3、区位论中行为学派认为,区位决策取决于(BC)。

A、决策者组织能力    B、获得信息的质量

C、使用信息的能力    D、决策方法与手段

4、下列属于夕阳产业的有(AB)。

A、汽车行业  B、钢铁行业  C、微电子行业  D、生物工程

5、下列哪些指标可以作为选择主导产业的指标(ABD)

A、区位商B、需求收入弹性C、垄断程度D、比较劳动生产率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经济区划

答:指依据某些原则和标准对经济区的划分,它是组织区际合理分工协作,有计划地建立与加强区内各部门间、各子区域间经济联系,指导区域经济朝着最有利方向发展的有力工具。

2、产业功能分类法

答:根据各产业地位及相互联系,分为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

3、行政经济区

答:经济区与行政区的界限完全一致,兼备行政区与经济区两种职能。我国的县具有长期稳定的界限,内部经济结构紧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视为基层的行政经济区。

4、垂直分工

答:表现为不同生产阶段和不同生产水平之间的分工。前者是指不同区域分别从事产品不同生产过程的分工,基本特征是各地区的专门化产品属于不同的产业层次,增值率差异较大。后者是指生产水平上有较大差异的区域之间的分工。垂直分工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资源加工型,二是零部件组装型,三是纯贸易型。

5、区域经济政策

答:区域政策是处理区域问题和在何处进行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或者指中央政府为推动和协调地区经济发展、调控区域经济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6、地方化经济

答:指同一序列行业和密切相关的企业,由于聚集在一个地区,通过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经济。功能联系包括垂直联系(纵向联系)和水平联系(横向联系)。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部门增长极的作用机制与构成条件

答: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是部门增长极的作用机制。扩散效应:增长极(推进型产业)通过产业关联(即前向联系、后向联系、旁侧联系)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以增长极为核心的产业综合体。乘数效应:推进型产业单位投入导致成倍的经济增长。能产生高度的链锁能力是构成部门增长极的条件,链锁能力可通过钱纳里沃特赖伯指数,即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测度。

2、库兹涅茨法则

答:库兹涅茨在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产业结构演化的规律,配第克拉克定律即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将增加。进一步的研究。库兹涅茨的研究结论是结论:(1)农业部门(即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所占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2)工业部门(即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其劳动力相对比重却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3)服务部门(即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基本是上升的,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3、国家干预区域差异的原因

答:国家干预区域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⑴地区差距过大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①经济不稳定。研究表明,地区差距的大小与失业和通货膨胀呈正相关关系。地区差距过大,必然导致严重的失业和通货膨胀,进而引起经济的剧烈震荡。②牵制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③产生离心倾向,危及国家统一。⑵纵观各国政府都会以国家干预的形式插手地区问题。①理论上,仅依赖于市场力量而不进行行政干预,难以协调区际差异。②实践上,中外国家对国家调控地区差距有统一认识。

六、论述题(15分)

论述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基本观点。

答: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由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于其《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1957)一书中提出。基本观点:⑴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缓慢增长。基本含义是:市场运行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经济力量以累积的方式相互作用,并引起一系列变化推动经济系统进一步脱离它的初始位置。这否定了新古典理论的任市场力量发挥作用而产生区域均衡趋势的比较静态模型。⑵经济发展过程不是同时产生并均匀地扩散的,市场的力量通常是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距。要缩小区域差距惟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加强国家干预。⑶超前增长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将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回流效应(极化效应),表现为资金和劳动力由外围向中心的流动,导致外围区域的经济衰退;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资金和技术由中心区向外围流动,但这种扩散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才能促使外围区域的经济发展。⑷循环累积的三个环节:初始变化、二次强化、最终的上升和下降过程。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扩散作用比回流效应要小得多。在扩散和回流这两种力量悬殊的运动过程中,发达地区的经济不断上升而落后地区的经济则不断下降,出现马太效应。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热门产品

网络教育高起专建设工程管理复习题:建筑施工技术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网络教育,网络教育高起专,建设工程管理复习题,建筑施工技术答案,建筑施工技术参考答案,高起,建设工程,管理,复习,建筑施工,技术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网络教育高起专建设工程管理复习题:建筑施工技术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2019年单独招生《数学》(普通类)考试范围及样卷|单独招生数学,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单独招生数学考试样卷,单独招生数学考试范围,2019年,单独,招生,数学,普通,考试,范围,及样卷
2019年单独招生《数学》(普通类)考试范围及样卷
2018年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及样大纲卷|单独招生数学,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单独招生数学考试样题,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大纲,单独招生数学考试样卷,2018年,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及样,大纲
2018年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及样大纲卷
2017单独招生《数学》(普通类)考试大纲及样卷|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大纲,单独招生数学考试样卷,2017,单独,招生,数学,普通,考试大纲,及样卷
2017单独招生《数学》(普通类)考试大纲及样卷
2016年单独招生《数学》(普通类)考试范围及样卷|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单独招生数学考试范围,单独招生数学考试样卷,2016年,单独,招生,数学,普通,考试,范围,及样卷
2016年单独招生《数学》(普通类)考试范围及样卷
2021年单独招生《数学》考试范围及样卷|单独招生数学考试范围,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大纲,单独招生数学样题,2021年,单独,招生,数学,考试,范围,及样卷
2021年单独招生《数学》考试范围及样卷
2023年单独招生考试《文化素质评价》考试大纲及样题|单独招生考试大纲,单独招生考试样题,单独招生考试,文化素质评价,单招文化素质评价,单招文化素质评价考试大纲,单招文化素质评价考试样题,单招文化素质评价考试,2023年,单独,招生考试,文化素质,评价,考试大纲,及样题
2023年单独招生考试《文化素质评价》考试大纲及样题
2022年河南经贸单招考试--《数学》大纲及样题|河南经贸单招考试,河南经贸单招考试大纲,河南经贸单招考试样题,河南经贸单招数学考试大纲,河南经贸单招数学考试样题,2022年,河南,经贸,招考,数学,大纲,及样题
2022年河南经贸单招考试--《数学》大纲及样题

历史上的今天:04月30日

​云南蒙自市成人高考考生守则

云南蒙自市成人高考考生守则  蒙自市成人高考考生守则一、应认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内容,并签订《2020年云南省成人高校招生考生承诺书》,保证在考试中信守承诺。  蒙自市成人高考考生守则二、凭准考证、二代正式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蒙自市成人高考考生守则三、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妨碍监

云南建水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

云南建水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  建水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一、应认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内容,并签订《2020年云南省成人高校招生考生承诺书》,保证在考试中信守承诺。  建水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二、凭准考证、二代正式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建水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三、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妨碍监

姚安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

姚安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  姚安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一、应认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内容,并签订《2020年云南省成人高校招生考生承诺书》,保证在考试中信守承诺。  姚安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二、凭准考证、二代正式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姚安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三、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妨碍监考员

​云南禄丰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

云南禄丰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  禄丰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一、应认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内容,并签订《2020年云南省成人高校招生考生承诺书》,保证在考试中信守承诺。  禄丰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二、凭准考证、二代正式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禄丰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三、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妨碍监

​云南元谋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

云南元谋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  元谋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一、应认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内容,并签订《2020年云南省成人高校招生考生承诺书》,保证在考试中信守承诺。  元谋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二、凭准考证、二代正式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元谋县成人高考考生守则三、自觉服从监考员等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不得妨碍监

昆明医科大学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招生简章

昆明医科大学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招生简章昆明医科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3招生简章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一、昆明医科大学简介昆明医科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2年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90年来,培

热门专题

APP开发|app开发_app开发公司_app软件开发_专业app开发_云南app开发公司_app定制_原生app开发定制
APP开发
易捷尔单招|易捷尔单招,易捷尔单招培训,易捷尔单招报名,易捷尔单招考试,易捷尔单招培训学校,易捷尔单招分数
易捷尔单招
安徽中源管业|安徽中源管业,安徽中源管业mpp电力管,安徽中源管业cpvc电力管,安徽中源管业pe穿线管,安徽中源管业电力管,安徽中源管业排水管,安徽中源管业通信管,安徽中源管业管材
安徽中源管业
卓越综合高中|卓越综合高中
卓越综合高中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吃法|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吃法,天麻炖什么治头痛最好,天麻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天麻多少钱一斤,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吃法及禁忌,天麻怎么吃效果最好,天麻粉的功效与作用,天麻怎么吃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小程序开发|微信小程序,小程序开发,小程序,小程序制作,微信小程序开发,小程序公司,小程序开发公司,分销,三级分销系统,分销系统
小程序开发
金诺幼儿园(春城路金诺幼儿园)|昆明官渡区幼儿园,幼儿园报名,官渡区幼儿园,春城路幼儿园,幼儿园招生,学前班,昆明幼儿园,金诺幼儿园,环城南路幼儿园,石井路幼儿园
金诺幼儿园(春城路金诺幼儿园)
大理科技管理学校|大理科技管理学校,大理科技,大理科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理科技管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理科技学校
大理科技管理学校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