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专升本艺术概论论述题科目考情分析

 

我们知道,艺术概论论述题总分是50分,如果我们随便作答,按照概论计算我们能拿15-20分左右。当然这种方法存在不确定性,那么如何在简答题上拿高分呢?跟着老师来学。

 

考点一:艺术活动

首先,我们看下第一个考点:艺术活动,按照往年出题方向,艺术活动这个考点,我们看下面表格的分值,论述题25分。

 

       年份

题型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论述题

25分

25分

25分

0分

25分

 

 

1.客体世界

概念:客观世界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作主体观照的主要对象。

在艺术活动中,从事艺术活动的主体是人,艺术活动的客体是客观社会生活和自然界。客观社会和自然界是一切艺术活动的源泉。比如老舍如果没有对老北京的风土人情产生切身的体会,没有几十年的老北京生活的积累,就写不出《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优秀文学作品。

2.艺术创作与制作

概念: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将其审美意识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艺术制作是艺术生产的另一种表现形态,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在当代艺术活动中,艺术制作的地位日趋重要,具有了相对独立性。

(一)艺术创作的特点

艺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首先,一切艺术作品的创作都依赖于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审美经验。

2)其次,一切艺术作品的创作还依赖于艺术家善于运用富有创造性的特定艺术语言和方式。

3)艺术家的创作就是以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方式为媒介、手段来进行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情景或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二)艺术制作的特点

与艺术创作密切相关的是艺术制作活动。艺术制作的基本特点是以物质性制作为主,以精神性创造为辅。

在传统绘画、戏剧、音乐艺术创作活动中,艺术制作较少,而且处于辅助的地位,一般缺乏相对独立性。在现代艺术当代艺术活动发展中,艺术制作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而且常常具有相对独立性。

关系:艺术创作与艺术制作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一切艺术作品的完成,都不是对现实的照相或简单模仿,而是要经历艰苦的创作或制作过程。

3.艺术作品

概念:艺术作品即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由艺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这是艺术审美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的环节。艺术作品是联结创作者与接受者的纽带,是创作者与接受者实现精神交流和审美对话的中介。艺术作品还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既是创作者美学观念和创作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时代的人审美活动状况的反映。

分类:艺术作品根据其物化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文学作品、绘画作品、音乐作品、舞蹈作品、建筑、园林、影视作品等。

艺术作品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物态化表现,是艺术主体精神劳动的结晶。因此,好的艺术作品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明珠。

艺术作品是艺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这是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区别之一。

4.艺术传播与接受

(一)艺术传播

概念:艺术传播即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多种艺术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方式:把艺术作作品、艺术信息传递给接受者,大体上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传播,二是间接传播。

直接传播:就是不通过任何物质媒介,直接让欣赏者来接受作品。例如,画家通过画展,音乐家通过音乐会,让自己的作品直接面对观众、听众,让他们直接接受作品。

优势:这种直接传播对于接受者来说,是最好的方式。因为观众、听众可以直接看到、听到原作(特别是艺术大师的原作),得到最好的审美享受。

局限性:在时间上,优秀绘画与音乐、戏剧作品或大师作品不可能同时在许多地方展览、演出,更无法天天、常年展览或演出。在空间上,优秀作品或大师作品受到展出、演出场地的制约,无法在一个场地接纳很多的观众、听众。

间接传播: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高新科学技术(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等)来传播艺术作品。

优点

1)传播面特别大。一件作品可以复制成无数件,让无数观众和听众来欣赏、接受,使非常多的人得到审美享受。

2)不受空间的制约。一个国家的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卫视被许多国家的观众、听众所接受。

3)不受时间的制约。一件作品经过录像、录音后,可以保留很长时间,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里拿出来欣赏。总之,运用高新科技所做的间接传播,使艺术作品传播的规模、形式、速度、周期和增殖量大大地加大加快,使各种优秀作品都能为各个地区的众多欣赏者所接受,大大提高了作品的普及率。

局限性:

1)观众、听众不能直接欣赏原作,原作中许多细微、精妙的东西难以被观众听众完全接受。

2)受天气和技术操水平以及电视机、录像质量的影响,原作的面貌难以完全再现出来。

(二)艺术接受

概念:艺术接受即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能动地进行的消费、鉴赏和批评等活动。艺术接受与艺术传播紧密相连,艺术传播的目的是使艺术作品为更多的人接受,同时艺术接受又以艺术传播为基础。

特点:

1)它是在艺术传播的基础上进行的。

没有传播,受众接受什么呢?传播的方式不同,接受方式与效果也不同。例如,直接听大师演奏与听录音机、看电视的接受方式,其审美效果就大不相同。

2)接受是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的艺术活动。

艺术创作的对象是审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创作者(艺术家)。艺术接受与此不同,其对象是已经创作出来的作品,其主体是喜欢欣赏某种作品的鉴赏者。

3)艺术接受不是完全被动、消极的接受,而是积极、能动的接受,因为艺术接受过程是一种积极的消费、鉴赏与批评的过程。

所谓消费,是指对艺术品的品味与陶醉;所谓鉴赏是指对艺术作品美丑、优劣、真伪与艺术水平高下等非等的评论、诠释以及对作品内在意义的创造性发掘等(包括赞美或批判、肯定与否定等)。

接受的重要性在于:

1)艺术接受是艺术家与欣赏者的精神交流与对话,通过这种对话,艺术家的创作水平与欣赏者的接受得到共同的提高。

2)艺术接受是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的一种精 神反馈,它对实现艺术活动与社会活动的联结,使艺术活动融于整个社会活动的大系统中,并对它发挥积极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5.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

(1) 模仿说。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模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均持这种观点。模仿说在西方的影响极其深远。

(2) 游戏说。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投入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种观点。

(3) 表现说。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持这一观点的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表现说对西方现代社会的艺术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 巫术说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这是在近现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其主要依据来自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詹姆斯.弗雷泽关于原始文化的学说。泰勒最早奠定了巫术说的理论基础,而弗雷泽在其著名的《金枝》一书中,则对原始巫术活动作了极为详尽而细致的研究。

(5) 劳动说。劳动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是对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的最具影响的理论阐释之一。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过阐释。

(6) 多元化。艺术发生的多元说认为: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原始人类模仿自然的本能(模仿说)也渗透其中,尤其是对于原始人来讲更为重要的原始巫术(巫术说)与原始生产劳动(劳动说),更是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多因的而并非是单因的,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

6. 推动艺术发展的根本因素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经济基础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同样,艺术的发展也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和影响。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人们的经济活动是推动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因此,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

7. 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

(1) 继承和创新是促进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艺术的发展是有其内在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一时代的艺术对于后一时代的艺术都是一种既定的存在和条件,后一时代的艺术必然要在前一时代艺术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2)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尤其表现在对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继承上。

(3) 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8. 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艺术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又具有自身的审美特性,因而它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与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

(1)艺术与哲学。哲学主要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影响。艺术也可以通过审美创造对哲学家的思维及其思想产生启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哲学。

(2)艺术与宗教。艺术与宗教早期曾融合在一起,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但由于宗教和艺术在思维方式和终极目的上的根本差异,决定了二者的本质区别。

(3)艺术与道德。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艺术的联系相当紧密。一方面,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另一方面,艺术以审美的方式对道德观念进行思考并加以表现,从而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

(4)艺术与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广泛的。艺术活动会受到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产生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关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引导艺术的方向,良好的政治环境可以保障艺术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显现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倾向对人们的政治思想产生一定的作用,从而影响政治的方向和发展。

(5)艺术与科学。科学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艺术有不少相似之处,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本质的区别。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和美学观念的变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追求等方面,艺术也一直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9. 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1)艺术活动的形象性。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括审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形象是构成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因此,每个艺术形象都必须以个别具体的感性形式出现,把生活中人、事、景物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特征真实地表现出来,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使人产生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

(2)艺术活动的情感性。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情感主宰着艺术活动的整个过程,贯穿在艺术创作的整个心理过程中。

(3)艺术活动的审美性。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义的,艺术的意识形态特性是隐含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了更为广阔和深邃的内涵。

10. 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

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创造形象或意境满足人类审美需求的精神文化活动。

(1) 任何艺术活动都必须借助一定的艺术语言体系进行。

(2) 创造艺术形象或意境是一切艺术活动的出发点,也是一切艺术活动的宗旨、目的、落脚点和最终结果与归宿。

(3) 艺术活动作为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它的根本性质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

11. 艺术活动的功能

(1) 审美认知功能。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是指人通过艺术活动能够获得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和信息。艺术对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知功能。对于大至天体,小至原子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2) 审美教育功能。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是指人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艺术具有强大的情绪感染力和影响力,欣赏者往往会沉浸在优秀的艺术作品中,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而接受作品的思想观念。艺术审美教育功能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三个特点。

(3) 审美娱乐功能。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是指人在艺术活动中能够使身心得到调节,精神获得愉悦。这是艺术最基本的功能。

12.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艺术教育主要通过知道人们进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活动,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狭义的艺术教育是指培养专业艺术创作者的特定教育。

以下是我们总结的模拟题,我们可以进行练习下,掌握上面的知识,下面的题都能做对,那么25分就拿到了。

【历年真题】例1.论述艺术活动的构成。

【答案解析】根据艺术活动的发展及其当代状况,可以将艺术活动系统分解为四个构成要素或四个环节,即客体世界、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作品、艺术传播与接受。(5 分)

(1)客体世界是指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作主体观照的主要对象。(5分)

(2)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 和材料,将其审美意识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艺术制作是艺术生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5分)

(3)艺术作品即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由艺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5分)

(4)艺术传播即借助于一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多种艺术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艺术接受即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地进行消费、鉴赏和批评等活动。(5 分)

 

【历年真题】例2.结合艺术现象或作品,论述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答案解析】

(1)继承和创新是促进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艺术的发展是有其内在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后一时代的艺术必然要在前一时代艺术的基础上得以发展。(6 分)

(2)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与艺术成果的吸纳,尤其表现在对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继承上。(7分)

(3)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7 分)

注:结合艺术现象或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例证  大有说服力,逻辑清楚,再酌情给0~5分。

 

【历年真题】例3.结合具体艺术现象或作品,论述艺术和宗教关系。

【答案解析】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曾融合在一.起,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5分)

(1)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但也离不开抽象思维;宗教掌握世界的方式是想象和幻象,兼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点。(5分)

(2)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5分)

(3)但由于宗教和艺术在思维方式和终极目的上的根本差异,决定了二者的本质区别。(5 分)

注:结合自己体会阐述,例证适宜,逻辑清楚,表达流畅,酌情再给1~5分。

 

【历年真题】例4结合实例,阐述艺术创作的一般过程

【答案解析】注:结合艺术现象或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例证有说服力,逻辑清楚.再酌情给0-5分。

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表现为连续的和不可分割的整体。(2分)

(1)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艺术体验通常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二是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三是创作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5分)

(2)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的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艺术意象是艺术创作者的审美情感与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5分)

(3)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创作者选择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将自己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最终呈现为物态的存在,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5分)

注: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进行一定的分析和阐释,例证有说服力.逻辑清楚,再酌情给0-8分。

 

【历年真题】例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既体现继承性,又体现"原创性.请结合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对这一论断加以阐述.

【答案解析】(1)继承和创新是促进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艺术的发展是有其内在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后一时代的艺术必然要在前一时代艺术的基础上得以发展。(6分)

(2)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传统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与艺术成果的吸纳,尤其表现在对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继承上.(7分)

(3)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 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7分)

注:结合艺术现象或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例证有说服力,逻辑清楚,再酌情给0~5分。

 

考点二:艺术接受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第三章的内容考点:艺术接受,艺术接受这个考点,我们看下面表格的分值,论述题25分。

 

      年份

题型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论述题

25分

25分

25分

25分

25分

 

 

1. 艺术传播的涵义

值得是艺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艺术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艺术传播具有公共化与个人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它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传递给艺术接受者,使其得到扩展。

2. 艺术传播的要素

构成艺术传播的五个要素是艺术传播主体、艺术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和传播效果。

艺术传播主体即艺术传播者,是指艺术传播活动中控制与发送艺术信息的人或机构。艺术传播内容是指通过传播媒介传送的艺术信息。传播媒介是用来承载并传递艺术信息的载体和渠道。受传者是指艺术传播活动中接受到艺术信息的受众。传播效果是指艺术信息在传播活动中产生的效应及其对受传者的影响程度。

3. 艺术传播的方式

艺术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历史上先后出现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网络传播等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现场表现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1)现场表演传播方式。现场表演传播方式,是指传播者与受传者面对面进行艺术信息传播的方式,具有沟通直接、手段多样、反馈及时、互动性强等特点。如戏剧、音乐会等。

(2)展览性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是指在一定的场所陈列艺术作品,供观众直接接受艺术信息的传播方式。如在美术馆、博物馆或广场等举办的画展、雕塑展等。

(3)大众传播方式。大众传播方式,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进行大规模艺术信息传播活动的方式,主要包括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

4. 艺术鉴赏的性质

艺术奖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再创造活动。具体表现在:第一,艺术作品必须经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其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第二,鉴赏主体对艺术作品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能动的再创造;第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5. 艺术鉴赏的主体能动性

(1) 对艺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的享用。

(2) 对艺术作品审美认知属性的认知。

(3) 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

(4) 对艺术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创造。

 

 

6. 审美期待

审美期待是艺术鉴赏的准备阶段,指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或欣赏过程之中,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它使接受者具有审美需求,并希冀在欣赏中得到满足。

审美期待可分为形式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形式期待指形式鉴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象期待指接受者由于作品中特定的意象或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蕴期待指接受者由于作品呈现的深层的审美意蕴、人生哲理和情感境界而引发的审美期待指向。

7. 艺术鉴赏流程

鉴赏流程包括直觉与感知、体验与想象、理解与创造。

(1)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也已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初步感受。

(2)体验与想象。在鉴赏活动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情境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的交流与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交流,洞察其深层意蕴,并逐渐生成审美愉悦。

(3)理解与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知,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结果是接受者审美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与完善,正是审美再创造的结晶。

8. 审美效应

审美效应主要表现为共鸣、净化和领悟。

(1)共鸣。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接受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中,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

(2)净化。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

(3)领悟。领悟是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由此引发的对于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

9. 艺术批评的性质

艺术批评是根据一定的思想立场和美学原则、理论体系,对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一切艺术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和审美判断的创造性文化活动。

10. 艺术批评的类型

在艺术批评史上出现过多种批评形态,主要都是围绕客体世界、艺术家、艺术作品、读者(接受者)等艺术活动要素进行的。

(1)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立足于客体世界来评价艺术,强调艺术作品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打上这个社会历史生活的深刻反映程度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如19世纪法国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要素出发,进行艺术批评。

(2)心理学批评。心理学批评从创作主体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入手来评价艺术。它既可以从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创作中的心理活动来理解艺术作品,也可以从艺术作品中折射出的心理因素出发来反现艺术家的心理状态。如20世纪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方法来研究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

(3)文体批评。问题批评认为艺术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的整体,其意蕴和魅力需要从文本去寻求。尤其注重艺术作品的文本语言和物质媒介。如20世纪西方符号学强调对艺术作品本身或艺术符号的研究。

(4)接受批评。接受批评模式强调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艺术活动,认为观众、听众和读者的接受过程才是艺术研究的中心所在。这种模式突出了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如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德国的绕斯伊赛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强调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艺术作品和艺术史。

11. 艺术批评的功能

(1)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

(2) 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创作产生影响。

(3) 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4) 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以下是我们总结的模拟题,我们可以进行练习下,掌握上面的知识,下面的题都能做对,那么25分就拿到了。

【历年真题】例1.结合实际,分析艺术批评的基本功能。

【答案解析】从总体上说,艺术批评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5分)

(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产生影响。(5分)

(3)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5分)

(4)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5 分)

注: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和阐释,例证有说服力,逻辑清楚,再酌情给0~5分。

 

【历年真题】例2.结合具体个案,分析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答案解析】艺术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历史上先后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网络传播等方式。 (5分)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

(1)现场表演传播方式,是指传播者与受传者面对面进行艺术信息传播的方式,具有沟通直接、手段多样、反馈及时、互动性强等特点。(5 分)

(2)展览性传播方式,是指在一定的场所陈列艺术作品,供观众直接接受艺术信息的传播方式。(5分)

(3)大众传播方式,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进行大规模艺术信息传播活动  题的方式,主要包括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5分)

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阐释,例证有说服力,逻辑清楚,再酌情给0~5分。

 

【历年真题】例3.结合自身艺术鉴赏经验,阐述审美效应的主要表现。

【答案解析】 审美效应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1)共鸣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5分)。

(2)净化,指接受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5 分)

(3)领悟,指接受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引发的对世界奥秘的洞悉、人生真谛的彻悟以及精神境界的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效应。(5 分)

注:结合自己体会阐述,例证适宜,逻辑清楚,表达流畅,酌情再给1~10分。

 

【历年真题】例4.结合个人体验,阐述艺术鉴赏的具体过程。

【答案解析】 艺术鉴赏流程包括3个方面:

(1)直觉与感知。艺术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  封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感知是指人们在注意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同时,也已开始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  线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作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初步感受。(6分)

(2)体验与想象。在鉴赏过程中,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人作品情境之中进行审美体验,不断推进与作品中所包含情感的交流与融不合。同时由于审美想象和联想的展开,鉴赏者可以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交流,洞察其深层意蕴,并逐渐生成审美愉悦。(6 分)

(3)理解与创造。理解既包括对于作品的形象、情境、形式、语言的审美认识,也包括对于作品整体价值的追寻。艺术鉴赏的结果是接受者审美再创造的完成。鉴赏者对于作品中形象、情境、典型和意境的补充与完善,正是审美再创造的结晶。(6 分)

注:结合个人艺术鉴赏体会的实例,进行一定的分  题析和阐释,例证有说服力,逻辑清楚,再酌情给0~7分。

【历年真题】例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时代的号角,艺术家要自觉地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请结合实例,论述新时代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和能力。

 【答案解析】注:结合艺术现象或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例证有说服力,逻辑清楚.再酌情给0-5分.

(1)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

①先进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先进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决定了艺术家正确的创作态度.影响着作品的品位。②广博的知识。艺术家应具有自然、社会、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③深邃的思想。伟大的艺术家也是思想家.对客体世界有着独特深刻的理解。④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艺术家对客体世界产生的情感体验比常人更加敏感和

丰富.同时也能够用特立独行的人格力量坚持自我。(10分)

(2)艺术家应具有的能力:

①敏锐的感知能力。敏锐的感知能力是艺术家重要的素质·这是艺术创造的开始。艺术家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体验与感知能力。②丰富的想象力。艺术家对通过感知获得的信息素材进行加工,通过想象创作出新的审美意象的雏形。这比感知能力更能代表艺术创作的特性。③精湛的艺术技巧。艺术家必须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才能够把构思转化为作品。(10分)

【历年真题】例6.结合具体艺术作品,阐述意境的美学内涵。

【答案解析】(1)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艺术作品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情和境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5分)

(2)艺术意境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5分)

2.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5分)

3.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5分)

注: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例证有说服力,逻辑清楚,再酌情给0~5分。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热门产品

网络教育高起专建设工程管理复习题:建筑施工技术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网络教育,网络教育高起专,建设工程管理复习题,建筑施工技术答案,建筑施工技术参考答案,高起,建设工程,管理,复习,建筑施工,技术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网络教育高起专建设工程管理复习题:建筑施工技术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2019年单独招生《数学》(普通类)考试范围及样卷|单独招生数学,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单独招生数学考试样卷,单独招生数学考试范围,2019年,单独,招生,数学,普通,考试,范围,及样卷
2019年单独招生《数学》(普通类)考试范围及样卷
2018年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及样大纲卷|单独招生数学,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单独招生数学考试样题,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大纲,单独招生数学考试样卷,2018年,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及样,大纲
2018年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及样大纲卷
2017单独招生《数学》(普通类)考试大纲及样卷|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大纲,单独招生数学考试样卷,2017,单独,招生,数学,普通,考试大纲,及样卷
2017单独招生《数学》(普通类)考试大纲及样卷
2016年单独招生《数学》(普通类)考试范围及样卷|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单独招生数学考试范围,单独招生数学考试样卷,2016年,单独,招生,数学,普通,考试,范围,及样卷
2016年单独招生《数学》(普通类)考试范围及样卷
2021年单独招生《数学》考试范围及样卷|单独招生数学考试范围,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大纲,单独招生数学样题,2021年,单独,招生,数学,考试,范围,及样卷
2021年单独招生《数学》考试范围及样卷
2023年单独招生考试《文化素质评价》考试大纲及样题|单独招生考试大纲,单独招生考试样题,单独招生考试,文化素质评价,单招文化素质评价,单招文化素质评价考试大纲,单招文化素质评价考试样题,单招文化素质评价考试,2023年,单独,招生考试,文化素质,评价,考试大纲,及样题
2023年单独招生考试《文化素质评价》考试大纲及样题
2022年河南经贸单招考试--《数学》大纲及样题|河南经贸单招考试,河南经贸单招考试大纲,河南经贸单招考试样题,河南经贸单招数学考试大纲,河南经贸单招数学考试样题,2022年,河南,经贸,招考,数学,大纲,及样题
2022年河南经贸单招考试--《数学》大纲及样题

历史上的今天:04月28日

升学无望,初中读不下去该怎么办?

升学无望,初中读不下去该怎么办?普职分流与“双减”政策落实以来,中考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在校外补课停止、考试排名取消等等减负手段的作用下,家长很难再有效地提升自己孩子的成绩,中考之日的迫近就像一把悬挂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随时准备对一个家庭的未来进行宣判。~~~~~~~~~~可怜天下父母心,给子女一个安稳、幸福的未来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然而在冰冷的分流政策面前,注定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无法考上高中

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对口升学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

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对口升学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辽教发〔2016〕37号各市教育局、招考办,各高等职业院校,有关普通高校: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立与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招生制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

“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属误读!但升学通道确实拓宽了!

上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经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将原法中的“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改为“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从“教育分流”到“协调发展”的表述,有媒体解读此次修订是

大连综合中等专业学校2019年招生计划

大连综合中等专业学校2019年招生计划招生计划专业名称学制招生人数招生对象机械加工技术(精密金属加工)三年40全国各地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机电技术应用三年80计算机应用三年80建筑装饰(实用装饰设计与管理)三年40通信运营服务(新媒体运营)三年40商务日语三年40旅游服务与管理三年40工业机器人技术3+2高职40大连市应届初中毕业生物联网应用技术3+2高职40软件技术3+2高职40数控技术3+2高职

综合高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综合高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0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

大连综合中等专业学校2016年招生计划

综合高中:大连综合中等专业学校2016年招生计划招生计划专业名称学制招生人数机械加工技术(精密金属加工)三年80机电技术应用三年120计算机应用三年160建筑装饰三年80通信运营服务三年40商务日语三年40旅游服务与管理三年40报名办法  按省、市招生办下发的学校及专业代码填报大连综合中等专业学校志愿(代码041)或持初中毕业证到学校直接报名。

热门专题

易捷尔单招|易捷尔单招,易捷尔单招培训,易捷尔单招报名,易捷尔单招考试,易捷尔单招培训学校,易捷尔单招分数
易捷尔单招
云南高职单招|云南单招,云南单招网,云南高职单招网,云南高职单招,云南单招学校,云南单招培训
云南高职单招
云南综合高中|云南综合高中
云南综合高中
一年制中专|中专学历,中专是什么学历,中专是什么,中专有什么专业,中专升大专,一年制中专
一年制中专
云南网站建设|云南网站制作,网站建设,云南网站开发,云南网站设计,云南网页设计,云南网站建设公司,云南网站建设
云南网站建设
APP开发|app开发_app开发公司_app软件开发_专业app开发_云南app开发公司_app定制_原生app开发定制
APP开发
自考本科|自考本科有用吗,自考文凭,自考本科文凭,自考文凭有用吗,自考本科文凭有用吗,自考文凭承认吗
自考本科
弥勒综合高中|弥勒综合高中
弥勒综合高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